餘蔭山房位於番禺南村鎮北大街,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面積不算特別大,只有1589平方米(大約一萬六千方呎),然而設計精巧,園內有舍舍內有園,遊玩其間不覺寡清。
今天去餘蔭山房才方便,從廣州東站可乘地鐵轉的士,轉公車。1997年初來,由廣州同業朋友安排,那時汽車剛風行,也不難行;後來自己想再去才知車不好搭,路不好行。
從一座餘蔭山房可看出廣州過去十年間的巨大變化;首先番禺納入廣州已成大廣州一部份,從富裕農村變成富貴區域。在廣州想吃特色菜都以番禺為中心;世界最大的自助餐館「四海一家」也好,各式農家菜也好,都公認廣州一帶以這裏的設計最豪收費最貴人客最多。
論景點遊覽處,十年前朋友導遊便只有陳家祠,沙面,白雲山,萬頃沙,沙灣留耕堂,寶墨園及餘蔭山房,再去便超出廣州市界了。今天長隆除了野生動物園,光是那所巨型遊樂場便蓋過我們空有國際名氣,但袖珍微型得讓港人自卑的廸士尼樂園了。
吃喝玩樂在合併了周邊縣市的廣州選擇甚多,然而讓人懷念還是餘蔭山房。它讓我開始認識廣東園林,亦有可遊可思可念處。它也是一處文物保育座標,解放及文革沒有鏟平這樣一具地主生活照妖鏡,當社會富裕及和諧起來,成為一起Model,讓古老未壞的園落巨宅有模式參照重生。
朋友最近遊了一趟廣東廣西邊界古鎮,去了懷集、德慶、燕岩等等,大開眼界;除了農村仍然相當清貧,古村古建築、河溪、竹林、溶洞,四野都相當吸引,另加三日兩夜吃食盡是瓜果田蔬河鮮野味,對口味及腸胃都給予新鮮感,自己聽後就想不顧一切上路。
每年來到這十月底十一月初,心情特別緊張,首先明年初的工作須現在擬定,這個季節天氣又太好,香港境內爬山,陽朔單車遊山水,九寨溝的Spa,米亞羅的楓葉,還有普羅旺斯Avignon卡露的家,當然更有北京及上海的甚麼鬼時裝節;到江蘇吃蟹的計劃無論如何沾不上了。緊張甚麼?不若到南昆山行山休息,甚麼都不想。多點時間就近廣東古鎮古村古園遊,要去要玩的地方其實相當多選擇;回去餘蔭山房思考一下它的週邊,廣州及自己的變化不也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