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升至每桶90美元之上,中東當然是遍地金錢,其資金之氾濫,足以媲美中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說法,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的阿拉伯成員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投資者。換句話說,阿拉伯油元對華爾街、倫敦、香港等金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
阿拉伯人大手買入的股份,包括滙豐控股(005)、渣打集團(2888)、德銀、歐洲空中巴士的母公司EADS、工商銀行(1398,上市前已入股)、澳洲石油及天然氣公司OMV、意大利的法拉利車廠,以及巴基斯坦電訊等。從以上例子可見,阿拉伯油元投資範圍之廣、規模之大。
最近幾年,這類屬於阿拉伯主權國家的資金積極收購銀行、物業和基建資產,也活躍於西方、亞太區和中東及北非區股市。在上世紀70年代油價大升時,油元一般只會買美國國庫債券,或是以歐洲美元方式存放於紐約的銀行收息。今日則大不相同,大量的油元透過主權基金、官方投資機關和中央銀行,投放到全球各地市場。
ADIA擁萬億美元資產
GCC成員國的經常賬盈餘多達4500億美元,堪與中國相比。近年因美元兌大多數主要貨幣貶值,GCC成員國通脹高企(其貨幣多與美元掛鈎),政府必須為龐大的儲備謀求出路,賺取較佳的回報,方能保住儲備的購買力。
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經改組後,分拆出ADIC作為地區投資銀行,投資眾多的戰略資產,包括石油、天然氣、電訊和鋁廠等。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阿拉伯國家一直是國際融資市場的資金來源,ADIA坐擁近萬億美元資產,具有30年良好的投資紀錄,是中東最成功的主權基金,它所管理的資金,比美國最大的退休基金Calpers、新加坡的淡馬錫都要龐大。
科威特投資局(KIA)早於30年前已投資於英國石油和德國平治車廠,其後因伊拉克入侵和油價下跌,才未有演變成為國際投資界的巨人。不過,KIA已經重組其投資基金,並以哈佛大學基金為師,擴大其投資範圍至多種新資產和地域。目前KIA主要着眼於土耳其、印度、中國、東南亞、埃及和非洲的戰略投資。
新興市場估值仍會上升
阿拉伯人及GCC主權基金的投資策略,定必影響華爾街的遊戲規則,也會影響環球金融市場對股票、債券和貨幣的估值模式。東方風景勝西方,基於現實需要,油元的投資重點,已由過去的美國歐洲市場,轉到阿拉伯世界、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和中國,這意味新興市場的估值還會上升,股價可能高處未算高。
對於GCC主權基金和中東投資銀行來說,美元和美債不再是毫無風險的避風港。不過,減少對美元和美債的投資,可能會影響其貨幣掛鈎,亦可能破壞它們與美國的關係。
此外,阿拉伯資金四出購買資產,可能會引起當地民眾的反感,甚至引發政治風波。正如數年前淡馬錫有意收購泰國總理他信的電訊公司,竟引發一場政變,他信最後被迫落台。
事實上,GCC近年投資巴基斯坦多個私有化項目,就引起當地民眾反感,指摘政府賤賣國家珍貴資產予外人。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最近亦先後表明,反對外國人購買法、德的戰略資產,包括銀行、電訊、公用事業、石油和天然氣等。
無論如何,各位如欲了解環球資金流向並從中得益,就必須留意阿拉伯油元的動向。
(本欄隔周逢星期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