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敏妮話係時候買樓,坐言起行,敏妮自己唔得閒都搵媽咪出手,叫佢先聯絡相熟地產代理打探行情,再親身去九龍站走咗轉。
敏妮媽咪睇完一輪,發現九龍站上蓋物業樓價升得好急,見勢色唔對,佢轉而踩去新盤浪澄灣。
一睇即掃又嚟啦
敏妮媽咪轉睇浪澄灣,原因係新盤付款計劃彈性大,就以呢個盤為例,如果揀半年成交期,只係需要畀一成首期。又可以揀1年後先成交,雖然要照價加5%,首期15%,但就有長啲時間走盞。
據媽咪所講,「個代理呢頭話A室可以望到海景,呎價都未講,轉頭已經話賣咗,叫我睇C室同D室。又話要落決定就快啲,發展商星期一封盤,再開番起碼加一、兩成。」發展商提供咁有彈性嘅付款計劃,都係方便炒家。
敏妮都相信,嚟緊會輪到樓市旺,淨係見一班「樓市資深投資者」近排經常見報,都感受得到。不過,做任何投資之前,都要為自己準備一道逃生門,尤其係買樓。
敏妮炒股唔做孖展,量力而為;但買樓嘞喎,敏妮需要借按揭,講緊嘅槓桿效應,賺嘅時候係好好味,但輸嘅時候亦好甘。仲有一樣,係要知道自己買乜,所以敏妮星期六晚,都去咗九龍站新開商場Elements走咗轉。
計好至買免坐艇
從商場格局睇,嗰度好有本錢做九龍IFC,以location嚟講,應該都算穩陣,下一步就要計掂條數。
97年樓市火紅嘅時期,唔少人都有一個諗法,就係驚再唔買就冇機會,所以唔理自己能力,「入咗市先諗」,結果不惜債台高築,但一個浪冚埋嚟嘅時候就沒頂,所以敏妮都係計清楚自己有冇能力坐艇,先再扑槌。
http://manlitalk.com/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