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工地<br>精神自由最終回

漫畫工地
精神自由最終回

愛漫畫之人,都是被漫畫天馬行空的世界吸引,作者發揮想像力,表現在畫面上,讓讀者得到閱讀滿足,不過,漫畫家都是人,要「開飯」,基於市場問題,要迎合大眾口味,都會在創作上作出不少妥協,這種妥協,對一些人來說,是枷鎖。為了讓無限創意躍現紙上,有人寧走一條被視為另類、但更自由、更能領略漫畫樂趣的路,以享受精神歡愉。

記者:張一豪 
攝影:陳盛臣、楊錦文

因為另類 所以海闊天空

自06年3月起,藝術中心展開了「漫畫工地」計劃,推出多項活動,包括幾米的原畫展、本地漫畫交流等,為漫畫愛好者不斷帶來本地與世界各地漫畫之間的交流,更加感受到漫畫世界的海闊天空。這次為計劃的閉幕活動,展出原稿、漫畫書、動畫等作品。同場還有中、港、日、韓四地50位漫畫家先後為此計劃而繪畫的作品《漫畫家的慾望》,融合不同城市的漫畫創意,為「漫畫工地」作總結。

今次終於輪到我哋出場,我係來自韓國嘅白鐘敏,有人抬舉我係漫畫詩人,因為我擅長表達自己嘅情感,這可能同我患過精神病有關。

係!韓國畫另類漫畫一啲都唔易,市場空間好細,我李敬錫90年代中已從事地下創作,為畫漫畫吃過唔少苦,所以描繪低下階層有一手。

講漫畫點少得日本,我係幫過村上春樹畫插圖嘅友澤Mimiyo,除咗漫畫,我都有做兒童繪本創作,幫補一下。

日本漫畫喺國際知名,市場都成熟,所以有好多出路,韓國就好唔同,好似我高寧逸,曾經為參與學生運動喺服兵役期間被開除,諗到頭爆將佢畫成漫畫,都要擔心市場。

的確,喺日本會比較幸運,雖然非主流市場唔大,但有成熟讀者群支持,都可以維持到,而且好似我本秀康,除咗畫漫畫,仲可以畫插圖,又做CD封面設計,當中都可以搵到自己嘅創作空間。

不過市場還市場,我哋畫漫畫嘅動力,係來自自由自在嘅創作世界,選擇一啲較偏門嘅題材,就係對創作嘅一種堅持,我哋希望無拘無束咁創作,真真正正享受思想自由嘅樂趣,盡情喺漫畫世界入面翱翔!

日本熟了

一提到漫畫,好多人都會想起日本,的確,對漫畫人來說,日本也是一個比較好生存的地方,「我本來畫插畫,但因十分欣賞《GARO》的漫畫家TSUGE義春,所以95年嘗試畫漫畫,結果被取錄加入。我喜歡畫些富懷舊色彩又充滿童真的漫畫,感覺就如50、60年代手塚老師剛出道時期流行的樣子,但如果光靠畫這類非主流漫畫,很難維持生計,所以我亦有做插圖和設計工作。」本秀康在日本有一定知名度,最近更替小學館畫主流漫畫《WildMountain》,因是非主流出身,編輯都任他自由創作。原來他是許冠傑和泰廸羅賓的粉絲,來港都會搜羅他們的舊碟,所以漫畫內加入外星人襲香港的場面。
友澤Mimiyo亦受惠於在《GARO》畫漫畫,「我讀文學,因跟《南君的戀人》作者內田春菊是好友,有時做她助手,92年被邀嘗試畫漫畫而出道。」99至04年旅居法國時,無意中給村上春樹看中,邀請替《吃飽了木天蓼的貓兒小玉》畫插圖,後又跟法國龐比度藝術中心合作出繪本,又替芝加哥音樂人JimO'Rourke設計唱片封套的插圖,因多元化的工作,支持她有空間去繼續享受非主流漫畫創作。

■日本非主流漫畫先驅《GARO》64年創刊,02年停刊由《AX》後繼。

韓國崛起

同為追求自由創作,但在韓國,這一份自由,要花很大的氣力,3位打到來港的韓國非主流漫畫家異口同聲說走了好多崎嶇路,而且靠畫漫畫,絕無可能餬口。「我們日常為了支持創作,要做繪圖兼職賺取生計,即使我出道較早,有些出版都是印少量到咖啡店、網吧寄賣。」前輩李敬錫先發言。「因市場細,有些有實力的韓國漫畫家都去了日本發展,加上很多人都喜歡看國外漫畫,本土空間收縮,但我們都堅持,因為想透過漫畫,講我們真正想講的事。」高寧逸十分堅定。漫畫雜誌《SAI》的出現,令情況有點改善,「起碼有個固定發表的地方。」白鐘敏對現況充滿希望。
《SAI》是由做過漫畫家的金大中和前漫畫公司老闆曹璟淑在02年合資創辦,10多年前,韓國電影都從實驗中進步,到現在已成熟,他們相信漫畫都一樣,只要有有心人去做,市場會變。

■《SAI》是「新」的意思,已出版了4期。

日、韓另類漫畫展

「漫畫工地」計劃的閉幕活動展覽,分《FantastiC──日本另類漫畫展》及《NewRisingStar──韓國另類漫畫展》兩個部份,展出漫畫原稿、出版物及動畫等。
日本部份今次引入花熊裕作、栗原高志、本秀康、西岡兄妹、逆柱Imiri、友澤Mimiyo等6位日本知名的另類漫畫家的作品原稿,部份更得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力撐,特別展出日本漫畫超過百年的歷史發展,是在港首度曝光的項目。
韓國部份亦是本地首個韓國另類漫畫匯展,會展出包括︰白鐘敏、崔鏡珍、朴建熊、高寧逸、李敬錫、鄭松熹、金銀星等7位新世代各具風格的漫畫家原稿,題材多元化,從自身、家庭、童年到人際關係,可更進一步了解近年韓國進步中的獨特漫畫文化藝術創作。

■展覽其中一個環節,可看到日本漫畫發展歷史。

■逆柱Imiri的原稿粗中有細,而且充滿質感。

■韓國崔鏡珍,筆觸有些像日本的松本大洋。

漫談心聲

白鐘敏:喺韓國要發展另類漫畫,真係好辛苦,不過透過創作可以表達情感,係一種享受。你話儍都好,無錢都仲要畫。

李敬錫:我最高興係可以堅持到我嘅理想,而且仲開始見到成績,漫畫唔止係兒童嘅玩意,對我嚟講仲係一種好好嘅表達方式。

高寧逸:無錯,經濟上,我哋可能唔可以大魚大肉,喺其他人眼中好似失去一啲錢帶來嘅自由,但係我哋可以做到自己鍾意嘅事,精神上完全自由。

雖然韓國漫畫市場唔大,另類漫畫市場更細,但我哋呢幾年無白費,漫畫家同市場都喺度進步緊。漫畫本身有自己嘅文學性同藝術性,既然韓國電影可以喺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我相信總有一日韓漫都可以!

用漫畫去表達已經過去嘅童真同時光,或者跟人分享自己嘅興趣同快樂,本身已經係一件好快樂嘅事。

雖然媽媽嘅漫畫唔係我嘅至愛,但我都為我媽媽而自豪,我將來都會做個漫畫家。

將自己天馬行空嘅心思變成漫畫固然係樂趣,將生活中嘅點滴,例如育兒嘅快樂變成漫畫,亦係一種滿足。

專業幾句
玉皇朝副主席溫紹倫

雖然同睇開嘅漫畫有啲唔同,但其實主流同另類嘅分野會越來越唔明顯,因為𠵱家漫畫市場分眾十分細,而且都會有讀者。

漫畫家利志達

幾得意,而且我喺睇原稿嘅時候,仲發覺一個好有趣嘅地方,原來日本人仍然用咪紙植字,哈哈哈。

漫畫《首都高速》主編鄺世傑

支持呢一類嘅漫畫交流,有機會可以接觸呢啲咁另類嘅創作十分難得,可以講係大開眼界,啓發我哋嘅創作。

日期︰即日至11月25日(10:00am-8:00pm)
地點︰灣仔藝術中心4、5樓包氏畫廊
費用:免費入場
查詢︰258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