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對開放源碼軟件有一個「浪漫」的想法,以為都是以學生為主的年輕發燒友,無私及無償地貢獻出空餘時間寫出來,真相又如此?一直以來,Linux的一大弱點是周邊器材(如打印機、網上視像會議用的鏡頭等)支援度低,因為生產商往往只顧編寫令器材能在微軟視窗上使用的驅動程式,忽略了佔市場份額較小的非視窗用戶。
法國有一位60歲的仁兄MichelXhaard,「單人匹馬」為逾200個鏡頭寫了支援Linux的驅動程式;初期是因為他為女兒買的兩個鏡頭均沒有Linux的驅動程式,在一些網友的協助下他成功DIY,後來又發覺他寫的程式核心部份,其他牌子的鏡頭也用得着,慢慢地擴展至200多個鏡頭!如果閣下用Linux正為鏡頭不支援Linux而頭痛,不妨到Michel老兄的網站看看: http://mxhaard.free.fr/spca5xx.html。
投資金額按季跌41.6%
除了像MichelXhaard這樣的「業餘奇俠」之外,也有不少開放源碼是由商業機構贊助寫出,究竟前者多還是後者多呢?Linux資訊網站LWN.net嘗試找出答案,他們以Linux核心(kernel)2.6.20版本為研究對象,首先以更改程式碼多寡等為指標,找出那些程式員貢獻最多,然後從程式員提供的電郵地址斷定他的貢獻是否由商業機構贊助,例如某某列出[email protected]就假設那些程式碼是由IBM授意寫出;這方法理論上雖然「騎呢」,但實際上卻是按照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訂出,準確度應不差。
LWN.net的分析結果顯示Linux2.6.20至少65%由商業機構提供,榜上前列分子包括RedHat、IBM、Novell、Intel及HP等矽谷重量級公司。
不過,07年第三季的風險投資基金數據顯示,和開放源碼有關的投資金額比去年同一季下跌41.6%,這是否意味着投資開放源碼的熱潮已經過去?有分析家認為這可能只是周期性的調整,更指出本季度的投資中過半是種子資金(seedmoney)或首輪注資(SeriesA),比例和上季比較有所增加,顯示風險投資界對新公司仍有信心。
開放軟件呈縱向發展
事實上,IT界採納開放源碼軟件不單止橫向發展(即越來越多用家),更呈縱向發展:用家開始時只採用Linux作業系統,接着採用MySQL等開放源碼數據庫及JBoss等應用軟件伺服器,下一波應該是開放源碼的服務導向架構(ServiceOrientedArchiteture)平台,供整合企業內不同的軟件系統之用。
位於三藩市的MuleSource可算是佼佼者,去年十月MuleSource籌得四百萬美元的資金,今年五月再獲注資1250萬,風險投資者顯然相當看好MuleSource。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