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持續流入,對港滙累積龐大需求,金管局昨午再承接1億美電沽盤,並放出7.75億港元,T+2結算後,下周二銀行體系結餘將增至28.52億元,是次乃該局於05年推出「三招」後,首次啓動港滙在強方兌換保證價7.75,自動承接美電沽盤的機制,亦是該局本周三日內第二次入市。入市後1個月港元拆息稍見回軟至4.6厘,但港滙仍然徘徊7.7505至7.7508偏強價位,市場預期該局可能仍會再度入市接電。
市場預期聯儲局將於下周三減息,本地龍頭行滙豐及恒生銀行(011)均表示,除非1個月拆息跌至4.5厘或以下,本港才有即時跟隨美國減息空間,惟不排除11月份本港有追減機會。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港滙轉強是因一連串新股集資活動及股市暢旺所致,在貨幣發行局運作下,當港滙到達強方兌換保證價而銀行有需要時,金管局承諾在7.75水平向持牌銀行買入美元。
滙豐銀行工商業務環球聯席主管兼集團總經理梁高美懿認為,基於新股招股影響,加上在新巴塞爾協定下,銀行傾向提高本身資金流動性以滿足資本要求,換言之拆出市場的頭寸相對較緊,此舉導致資金持續流入市場及金管局接電放出港元後,拆息跌幅未算顯著。
若短息4.5厘以下有機減息
她預期拆息較緊的情況會持續至年底,倘若下周美國減息0.25厘,除非1個月港元拆息落至4.5厘以下,否則本港減息機會「幾艱難」。
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亦說,按目前業界按揭息率平均為最優惠利率減3厘計,1個月拆息要回軟至4.5厘以下,本港才有考慮減息空間。
鑑於信貸緊縮情況影響,他指同業市場資金拆借的轉速(velocity),不及早前高,故資金流入下,拆息仍相對偏高,令減息機會降低。
銀行公會主席兼渣打銀行(香港)執行董事蘇利民估計,下周本港的3個月拆息水平,有望回落至約4厘水平;星展(香港)主席黃鋼城亦說,本港有跟隨美國減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