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今年底會將營養標籤的最後建議方案提交立法會討論,明年初提交修訂規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昨日透露,近期市民非常關注食物的反式脂肪含量及對健康的影響,該局會積極考慮將反式脂肪納入營養標籤之中,也會要求有「低脂」、「低膽固醇」或「高鈣」等聲稱的食物,詳細列出成份。
政府早前建議的營養標籤法例,是預先包裝食物,必須在包裝上標示熱量加六種核心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飽和脂肪、鈉及糖,但不包括膽固醇、鈣、膳食纖維及反式脂肪,受市民抨擊。其後政府修訂建議,規定聲稱「低脂」的食品,要列明反式脂肪,「低膽固醇」食品也要列明膽固醇含量。
參考外國經驗
周一嶽昨在立法會表示,近期市民非常關注食物的反式脂肪含量,及對健康的影響;部份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巴西及阿根廷等,已將反式脂肪列入營養標籤之中,歐盟今年底也會考慮。
周一嶽指出,該局制訂食物營養標籤制度的最後方案建議時,會參考外國經驗,積極考慮將反式脂肪納入營養標籤之中,亦會爭取業界支持。該局又會要求有「低脂」、「低膽固醇」或「高鈣」等聲稱的食物,詳細列出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