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輛載滿50名學童的校巴,昨晨駛經葵涌大窩口道葵涌邨對開時,司機報稱因閃避途人緊急煞掣,致車上過半數學童失重心互相碰撞受傷,但司機卻沒有即時報警,繼續駛回學校,直至有學生頭暈作嘔通知校方,事件延誤了一小時才報警。結果27名男女學童被送院治理,雖然事後所有傷者均無大礙出院,但部份家長指司機不負責任,校方表示會聯絡家長商討有關事件。警方正調查司機是否有疏忽及違反交通條例。 記者:梁維建、羅日昇
受傷學童分別為15男12女,年齡由5至11歲,均是葵涌上角街13號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該校女副校長黃碧清指出,肇事校巴並非由學校管理,而是家長私人聘用的「街車」,她說:「校方同街車司機,只係見到面會打呼招,但無正式聯絡溝通。」據知現時共有五至六部街車接載該校學生。
閃避途人緊急煞車
黃副校長又稱,家長選擇校方管理的校巴或街車,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路線、收費及車種等,校方無權強迫學生選用那種校巴。她指出,該校有千多名學生,學校管理的校巴有12條路線,但始終不能覆蓋所有地方。她強調,稍後校方會和家長開會,檢討校巴服務及提醒家長小心為子女選擇校巴。
事發於昨晨7時40分,56歲姓譚司機駕駛肇事校巴,接載着50名學童上學,車上亦有保母,當駛經大窩口道葵涌邨對開,據司機事後向警方報稱,當時因為閃避一名突然衝過馬路的途人,因此緊急煞車,其間全車學童如「搖骰仔」般互相碰撞或撞向椅背,一時間嘩聲四起,部份更慌張得哭出來,情況混亂。
據報譚和保母事後問過各學童是否有受傷,當時譚認為各人無礙,於是繼續駛回學校。
據稱,校巴返抵學校後,有學童表示頭暈和作嘔,司機於是將沒有不適的學生安排返回課室,不適的則帶到校務處醫療室,校方獲悉事件後報警,當時與出事時間已相距一小時,救護員到場替不適的學童檢查,其後27名學童由多部救護車分別送往仁濟醫院及瑪嘉烈醫院治理,當中兩人傷勢較重,需要用擔架床抬上救護車,其餘有人要坐輪椅,部份則自行步上救護車。
校方同時致電通知學生家長,有家長匆匆趕至陪同子女送院,全部人經治理後無礙出院。警方到場向司機錄取口供,至下午放學,肇事司機如常返回學校接送學生。有些家長在接獲通知時嚇至失魂落魄,後來知道僅受輕傷才鬆一口氣。部份家長指摘校巴司機不負責任,認為應立即報警處理。
遇事不報可扣3分
根據《道路交通條例》,如果當時司機問過車上各人認為無人受傷,是沒有問題的,但倘若有人受傷而他不即時報警則是違法,屬遇事後不停車或沒有報告意外,分別可被扣5分及3分,倘涉刑事罪行,最高可判罰款10,000元及入獄。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提醒市民,交通意外中倘有任何人感到不適,應即時報警送院,而事後才要求送院,在索償保險上會有一定困難,屆時傷者需要提供證據證明他是在意外中受傷,此舉會延誤索償過程。
葵涌校巴車禍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