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三)是緬甸民主領袖昂山素姬(AungSanSuuKyi)被軟禁12周年、聯合國憲章實施62周年,國際特赦和多個組織發起在全球12個城市的中國大使館外舉行示威,要求中國向緬甸軍政府施壓,盡早釋放昂山素姬,但只有很少人響應。
國際特赦要求示威者戴着昂山素姬的紙面具、身穿白衣和手戴上手銬,到中國大使館外示威,倫敦有80人參與,是12個城市中最多人響應,悉尼和曼谷分別有10人及20人示威,柏林和維也納因沒人出席而被迫取消。
「英國緬甸運動」代理幹事淡化處理示威人數不理想的問題,指這並不是人數多寡,而是要引起國際關注緬甸打壓民主人士。「昂山素姬和其他政治犯重獲自由的前景,沒有絲毫進展。把她關入獄中的,雖是緬甸軍政府,但中國卻是她能否獲釋的關鍵。中國政府必須明確表示,不再支持這些鎮壓行動。」
中國大使館外示威冷落
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也在首相府網頁撰文說,緬甸軍政權必須結束暴力,釋放政治犯,並與昂山素姬及其他少數民族展開全國大和解談判。
六諾獎得主促聯國介入
六名諾貝爾和平獎女得主也公開要求聯合國積極介入,營救回國18年卻有12年在拘禁中度過的昂山素姬。在國際壓力下,緬甸軍政府同意讓聯合國特使甘巴里(IbrahimGambari)下月初重返緬甸,跟軍政府領袖接觸;中國支持甘巴里繼續斡旋,但反對向緬甸軍政府實施經濟制裁。
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