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顆探月衞星「嫦娥一號」,昨日傍晚約5時55分,即發射升空後近24小時,於距地球200公里外,接收來自地面的指令訊號,成功變軌,飛至600公里外的運行軌道,繼續向38萬公里遠的月球進發。
下月5日飛抵月球軌道
嫦娥一號前日傍晚6時05分發射升空後約24分鐘,便與運載火箭長征三號甲分離,進入與地球同步運作的大橢圓形軌道,最接近地面時僅200公里,最遠的有5萬多公里。
負責遙控嫦娥一號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昨日下午5時55分,趁嫦娥一號運行至距地面200公里、較易接收地面訊號的位置時,遂向它發出首次變軌指令。約在130秒後,嫦娥一號發動衞星上的引擎,飛高至600公里,成功變軌。
嫦娥一號還須進行另外多次變軌,才能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預計在下月5日便飛抵月球軌道。
接收2000指令多「神六」7倍
除了衞星上的太陽能板及蓄電池外,嫦娥一號還帶了1.2噸燃料,用以進行變軌及調整飛行姿勢,而整個奔月過程,至少要處理來自地球2,000條指令,比「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前年升空多7倍。
新華社
「嫦娥一號」首次轉軌
1)昨午5:55
「嫦娥一號」第一次轉軌
2)24-31/10:
環繞地球,三次軌道修正
3)31/10:
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4)05/11:
進入月球軌道,三次近月減速運行
5)07/11:
進入距離200公里外的工作軌道
6)11月中、下旬:
傳回首張月球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