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順利升空,標誌着繼發射人造地球衞星、突破載人航天技術之後,中國的航天發展揭開了第三個里程碑。但是,同2003年「神舟五號」升空的隆重儀式相比,「嫦娥一號」的升空顯得有些落寞,親臨西昌發射現場的,只有即將退休的副總理曾培炎,沒有新當選的中共中央領導人。
「神舟五號」江澤民搶鏡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躺在這個搖籃裏。」前蘇聯「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這樣解釋人類為甚麼要走向太空。中國航天事業突飛猛進,是科學的發展,也是國力的反映,因此一直深具政治意義,理所當然成為領導人津津樂道的政績。1970年4月,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後,就由總理周恩來親自在國際會議上宣佈。
神舟載人航天工程,由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題字,也在他主政時期進行,而嫦娥工程仍然未擺脫他的影子。嫦娥一號的發射時機,沿用了神舟五號「先開會、後上天」的政治模式。神舟五號是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後才發射,被界定為向中共十七大獻禮的嫦娥一號,也要等到會議閉幕後才升空,以免萬一出現意外,影響會議日程。神舟五號升空,是在胡錦濤出任中共總書記之後,江澤民雖然未到發射或回收現場,但以中央軍委主席身份打電話祝賀,在後來舉行的慶功會上,又親自向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頒「航天功勳獎章」,搶盡風頭。
江綿恒活躍 高官冷淡
神舟工程一直由解放軍總裝備部統籌,但嫦娥工程在江澤民卸任中央軍委主席前,在2004年初已確定改由國務院國防科工委負責。這種轉變,有助凸顯中國和平利用太空的用意、淡化外國對中國加速太空探索的擔憂,但同時也讓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恒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江綿恒是中國探月工程四名副總指揮之一,正職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在中共十七大舉行前夕,他空前活躍,頻頻出席各有關部門的動員會,又到西昌慰問發射人員,又到上海主持天文台(負責為嫦娥一號導航)進入一級戰備儀式。他的長袖善舞,與嫦娥一號發射時高官的冷場,讓筆者想起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一句詩詞:「寂寞嫦娥舒廣袖。」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