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次涉嫌以偽鈔詐騙英倫銀行的案件中,被捕疑犯聲稱持有大批二戰期間面額1,000英鎊的鈔票,以及300張聲稱面額50萬英鎊的「特別版」紙幣,有本港錢幣專家指出,英倫銀行確曾於二戰時發行面額1,000英鎊的鈔票,由於發行量極少,現時每張市值可超過20萬港元。
英倫銀行發鈔已有逾300年歷史,最初鈔票面額是不少於50英鎊,最高面額1,000英鎊,但非供普羅市民使用,而是供英皇籌錢打仗之用,直至1797年才發行1鎊鈔票。
1943年停用
本港錢幣研究會會長馬德和指出,英倫銀行是於1934年至1943年間發行面額1,000英鎊鈔票,發行量不多。據英倫銀行網頁,該行於1943年停用1,000英鎊鈔票,原因在於二戰時納粹德國在一個月內印製了50萬張英鎊偽鈔,企圖流入市場擾亂英國金融制度,英國遂決定停止發行和停用5英鎊以上的大面額鈔票。
英倫銀行直至1964年才重新發行10英鎊鈔票,1970年再發行20英鎊鈔票,最後於1981年發行50英鎊鈔票。馬德和說,目前英鎊最大面值鈔票也只是50元,所以該1,000元英鎊鈔票極具收藏價值,「如果保存得好,有七、八成新淨,每張可以賣到超過20萬港元以上。」雖然英倫銀行從未發行面額50萬的英鎊紙幣,但從事錢幣拍賣的他說,曾有內地人手持聲稱是50萬及100萬元面值的英鎊紙幣拍賣,「我哋一睇就知係假嘅啦,當然唔會上當。」
據悉,一張1,000英鎊鈔票,以2002年的物價計算,至少值82,500英鎊,遂成為不法之徒覬覦的對象,但是他們不知道市面現存的1,000鎊鈔票只剩63張左右,大多落入收藏家之手。
本報記者/英倫銀行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