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月貌 太陽風 北極光<br>港四學者:半年後收數據

分析月貌 太陽風 北極光
港四學者:半年後收數據

「如果將來在月球成立監察基地,可以探測全球暖化。」本港有四名科學家參與「嫦娥一號」探月計劃的數據分析工作,包括科技大學數學系教授陳炯林、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郭新、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徐揚生、理工大學土地測量與地理信息學系系主任陳永奇。他們半年後收到衞星數據,將再進行詳細分析,預計數年後可發表分析數據及對地球、月球的研究結果。

透過衞星看暖化影響

據知,有關計劃共有112名學者及科學家參與,其中本港原有五名學者,但理大副校長梁天培早前不幸病逝,令參與的港人減少一名。有份參與的科大數學系教授陳炯林說,他負責月貌及內部結構的數據分析,現階段尚未正式工作,待收集數據後便開始研究對地球及月球的影響。
他說,未來可透過衞星看到地球、月球的變化,觀察全球暖化的影響,從而作出對策,「如果將來在月球成立監察基地,可以探測全球暖化。」

研究結果向全球發表

另一名有份參與分析數據的港大物理學院院長郭新說,他將負責研究太陽風、北極光等數據。他說有關研究屬國際性研究,並非國家機密,預計將來收集及分析後,將向全球發表結果。
本報記者

《徐揚生》
本港四名科學家參與嫦娥一號探月計劃的數據分析工作。

《陳炯林》
本港四名科學家參與嫦娥一號探月計劃的數據分析工作。

《陳永奇》
本港四名科學家參與嫦娥一號探月計劃的數據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