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獵之後 - 陶傑

打獵之後 - 陶傑

德國鐵血首相卑斯麥說:「在打獵之後、在戰爭之中、在選舉之前,都是一個當事人說謊最多的時候。」
為什麼打獵之後?因為這個獵人會向他的酒肉朋友誇口他多麼英勇:在森林裏遇到一隻黑熊進攻,他向黑熊施展了一記黑心拳,黑熊痛極,逃跑了,然後又跳出一隻老虎,他向天開了一鎗,把老虎嚇跑了。
他明明只帶回兩隻野兔,而且還是隨行的那個印尼嚮導出手打的,但一番胡話,吹得天花亂墜,因為今天誰也沒有跟他進過那座森林。
為什麼是戰爭之中?這個政府,今天說殲敵三千,後來「成功轉移」;明天說俘敵一萬,後來見到宣示聲威,目的已達,為了顯示大國風範,主動退守二十里。
明明國土淪喪了,自己的軍隊遍地屍骸,為什麼說是勝利了呢?一番空話,也吹得天花亂墜,因為一切都是「軍事國防機密」,只有他知道真相,國民一點也不了解,誰也沒有跟着軍隊親自上過前線,而本國的軍隊,通通被敵方全殲,一個也沒有活着回來。
為什麼是選舉之前?這一點,本不必細表。「候選人」說得越誠懇,謊言的欺騙力越大,政客「道歉」得越動容,你越要小心,「道歉」只是這個人付出的一點點成本,當他得到更大的權力,就會連本帶利狠狠收割回來。
在民主國家,選舉是合法的撒謊遊戲。選民很聰明,他們都知道「候選人」在說謊,大家笑嘻嘻聽着,有時也鼓掌歡呼,一起投入這場說謊的娛樂。說得動聽的那一個當選,四年後,國民不滿意,把他換掉,讓另一個從頭再表演說謊的藝術。
選舉的說謊,沒有什麼大害,因為到頭來你用選票把他轟下台,大前提是他要認同民主這個遊戲,確保你最多只會被他騙四年,而不是他騙了一個國家,騙了所有的人一輩子,不是他騙了你,又把鎗往桌上一放,叫你只許「向前看」,叫你們不准追究他的謊話。
清醒的記憶,是戳破謊言的基本武器。因為說謊的人,固然自己終有一天會說溜了嘴,記不得他三年前的另一件事,但只要你的記性比他好,你就不會永久受騙。這是一個謊言的世界,但不要緊的,只要你騙騙我,我騙騙你,都有欺騙的均等機會,而不是只他一面倒地騙你和你的子孫。只要記性比那個說謊的人好,就不會在一場選舉中完全受騙,迷迷糊糊,在他欺身解你的衣鈕時,說:不,我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