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乃是1987年美股暴跌(道指勁挫22.6%)之20周年,雖然華爾街(WallStreet)同樣不幸變了FallStreet,但若以幅度比較,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道指跌幅僅為1987年10月19日的11.7%(跌366.94點或2.64%)而已,又何足掛齒?
然而,不少人將20年前的股災與今時今日相比,因為他們發覺當中有些因素甚為相似,例如油價持續上升、美元表現疲弱、「雙赤」嚴重,及同樣剛換了聯儲局主席。然則,兩者又是否可以相提並論?若按筆者之淺見,今日的經濟環境及市場狀況,似乎比20年前更險峻。何出此言?
20年前的喪跌是由於觸發程式沽售,故急挫後迅速反彈。雖然個多月後(即12月)再試低位,但這是最後一跌的斬頭貨,熊市從此結束。今時今日的跌市,雖則幅度不可同日而語,可是由於是牽連甚廣的樓市觸發,故其影響之深,難以衡量。人們可不要以為是一次過(one-off)之跌市。
此外,當年經濟錄得不俗增長,信貸市場健全,企業盈利理想;相反,在今天的美國經濟環境,經濟由去年首季持續滑落,信貸市場出現危機,企業盈利結束雙位數字增長後,今年首兩季已回至7至8%,根據ThomsonFinancial估計,第3季大有機會出現3.7%負增長。苟如是,這P/E(市盈率)的E怎計?
另外,當年正值加息周期,如果經濟冇番咁上下,點加?今時減息驚少兼慢,又是何概念?如果不是怕「無形之手」甚部份炒股者已被洗腦,減息難道是好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昨雖跌1000點,但仍有投資者「雖千萬人吾往矣」。請記住環球趨勢、中國宏調、「索水」及釋放法人股,加上早前假消息及假象,大家還是審慎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