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 曬 - 谷德昭

沖 曬 - 谷德昭

在加拿大唸書時,同屋的一位室友主修攝影,除了學習如何通過鏡頭看世界,用不同角度、光線捕捉影像說故事,也需要學習沖曬菲林技術,那時合資租的是一間古老大屋,土庫放着沒用,便將之改建成一間沖曬黑房,其實工程非常簡單,把窗戶全部用黑色垃圾袋加厚密封,換上黑房用的紅色燈膽,最後在門上貼上告示,「凡開此門前必定得連續大力敲門十秒,如胡亂開門導致相片走光,會被監生打死。」
如今已是數碼世界,拍照沒成本,現拍現看,喜歡的留下,不喜歡便再拍,但拍菲林機者的態度很不一樣,尤其當你是一個不太富裕的窮學生,每張菲林都是錢,每次按快門都想按得有價值,故此拍攝者與被拍者的態度都份外認真,眼睛也特別靈敏,因為看到的跟拍到的一定有差距,但究竟有多大差距須在若干時候之後才得知,即影即有相片只作猜度標準,不能作實,在這種份外認真的狀態下,感覺更接近藝術,藝術本來就是不實在、虛幻的東西。
在黑房中等待影像在相紙上顯現的過程是浪漫的,看到在某一刻捕捉的境況重現,燈光、時間、焦距、表情拿揑得恰到好處,那一剎那的興奮是莫名的,也試過明明拍得一張好照片,但沖曬溶液中的穩定劑份量不當,影像只出現了數秒便開始模糊,那種失落感更是莫名。
很多同業都提議電影應改用高清拍攝,但在可能範圍下,仍堅持採用菲林,因為菲林包含了浪漫、興奮與失落,那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