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一屆領導人的選舉塵埃落定,十八大的人事佈局浮現,胡錦濤的權力是增?是減?從政治局常委、委員、候補委員,到書記處書記,都有大異往屆的安排,顯示胡錦濤的人事佈局有得有失。
總書記如競選有利民主
(1)為甚麼黨政各有接班人?胡錦濤未取得「核心」稱呼,中共第五代「王儲」又鬧雙胞,顯示胡的權力大極有限。習近平突然上位,自然是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扮演了造王者角色。但胡錦濤豈會輕言放棄?讓李克強出任常務副總理,是險棋,將李的競爭力、前途繫於未來五年經濟能否持續高速發展。
五年後,現任政治局常委中只有習、李兩人未屆68歲退休年齡,如果中共總書記能以競選方式產生,對中共的民主發展不啻是一件好事,值得歡迎。
(2)為甚麼入局的省委書記少了?十六屆政治局產生時,有10名省市委書記入局,經洗牌後,仍有六人身兼諸侯。今次也有10位省市領導入局,但調整後,可能只有四個直轄市和廣東省的書記由政治局委員兼任。東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諸侯失去入局機會,似乎不符胡溫振興東北、開發西部的策略,但與他們的「削藩」策略有關,有助中央推行宏觀調控政策。
首次削政治局候補委員
(3)為甚麼政治局沒候補委員?中共建政之後,從八大至十六大,政治局都設有候補委員,不過沒有遞補權。十六屆政治局,陳良宇被革職、黃菊病逝,候補委員王剛一樣沒機會扶正。因此,取消政治局候補委員的職級,對日常運作沒影響,但顯示胡錦濤在人事佈局上輸了一着棋。
近年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包括溫家寶、曾慶紅、王剛,都身兼政治局候補委員,胡錦濤的親信令計劃在十七大前夕出任中辦主任,原本可循慣例躋身政治局,結果未能如願。
(4)為甚麼書記處沒軍官?中央書記處實行分工負責制,書記對份內工作一般有決策權、領導權,前兩屆書記處分別有張萬年、徐才厚負責處理軍務。按慣例,徐才厚可留任書記處書記,但結果新書記處沒軍方人選,是胡錦濤成功削弱江澤民對軍隊的影響力。胡錦濤可委託中辦主任令計劃處理軍隊與地方的關係,自然有助胡錦濤軍令、政令暢通。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