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豬農變身代理商<br>與五豐行廣南行鼎立

本地豬農變身代理商
與五豐行廣南行鼎立

【本報訊】國家商務部昨日公佈,繼五豐行及廣南行後,香港農業專區有限公司成為第三家供港活豬代理商。該公司最快明年3至8月輸港活豬,每日500至1,000隻,主要是本港豬農北上飼養的豬。但本港活豬業界表示,預料開放市場初期,三間代理商的供港活豬配額仍由商務部操控,約八成配額會撥給五豐行。 記者:陳沛冰

商務部昨表示,引入新代理商,有助提升競爭,拓闊供應渠道,希望新供應商與五豐行及廣南行密切合作,共同保障本港活豬的長期穩定供應。

未分配明年配額

香港農業專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志偉表示,對商務部的決定感高興,預計會投資5,000萬元發展,估計首批活豬可望明年3至8月供港,初期每日500至1,000隻,運作暢順後會逐漸增加。現時每日約有5,000隻內地活豬供港,連同該公司的供應,日後會增至每日約6,000隻。
他又指,供港活豬主要來自本港豬農飼養的豬,現時內地約有400間註冊供港豬場,主要向五豐行供豬,該公司會嘗試接洽六間有自營出口經營權的註冊供港豬場,該些豬場可直接向供港代理供豬,不需經內地外貿公司。代理商的供港配額全由商務部操控,「就算養到100萬隻豬,唔係全部可供港」,暫時商務部未分配明年的配額。
蔡志偉表示,該公司不能確保豬價會下調,因養豬成本增加,令價格高企,但增加代理商後,價格不會被單一企業操控,及可穩定供應量。

需制訂全面策略

香港豬肉行商會理事長許衛堅表示,預料開放市場初期,三間代理商的供港配額由商務部分配,五豐行會獲約八成配額。他指,商務部需就供港活豬制訂全面策略,因若真正開放市場,當價格大跌時,代理商未必肯做蝕本生意,會令供港活豬大減,市民沒有豬肉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感謝國務院快速批准第三間本港公司,在內地養豬再輸入本港,有助保持豬隻供應穩定。

本港三間內地活豬供港代理比拼

《五豐行》
背景:1951年創立,獲外經貿部授權為供港內地鮮活冷凍食品獨家代理;1983年成為具國企背景的華潤集團附屬公司
最近發展:獨家代理活豬地位今年被打破,但仍擁有上水屠房經營權利至09年
市場佔有率:約85%

《廣南行》
背景:粵海公司的附屬公司,獲外經貿部及廣東政府授權經營該省供港鮮活商品唯一代理
最近發展:去年經廣南行進口的大豬佔整體進口量13%,預料今後會增加,但仍由商務部決定
市場佔有率:約15%

《香港農業專區有限公司》
背景:由本港豬農組成,多年前致力要求政府協助本港豬農在內地養豬
最近發展:農業專區已有三個豬場投產,料明年3月可正式供應豬隻
市場佔有率:約16%*

*料投入市場後的佔有率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本港活豬業界

特稿:買地建豬場展拳腳

國家商務部批准香港農業專區有限公司,在內地飼養及供港活豬。該公司董事長蔡志偉表示,已在農業專區有三個豬場開始養豬,一間豬場已建成,隨時可投產,該公司正就另外六個豬場洽談土地,即將成功,將於年底前投產。

粵有三個指定地區

蔡志偉又指,約20名本港豬農表示有興趣在內地飼養供港活豬,目前廣東有三個指定農業發展區,包括粵北韶關、粵東梅州及粵西陽江。本年底本港再有豬場因自願交回牌照而結業,涉及豬隻飼養量約36萬隻,若有關豬農願意回到內地養豬,亦可增加同等飼養量。該公司可於兩年內令豬場每年年產量有45萬隻活豬,分佈20多個豬場。
本港豬農要在內地開設豬場,其中一個條件是每舍豬場最少飼養5,000隻豬,本港豬農沒有感到特別困難。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