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運動訓練學障兒童

感覺運動訓練學障兒童

【本報訊】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是有學習障礙的兒童,若能因材施教,在學行上也能與常人無異。研究發現,向患有自閉症、讀寫障礙的學童進行刺激感覺的感覺運動後,有助加強他們的專注力及改善學業成績。

改善讀寫表現

香港感覺運動學會估計,全港約有10萬個不同程度的學障兒童。該會早前邀請了28名患有自閉症、讀寫障礙等問題的學生,參加約30節、合共約45小時的持續性感覺運動訓練(即進行倒立、翻觔斗、仰卧起坐等)。結果發現四成以上的學童,訓練後能改善肌肉關節、語言表達等,另有七成學童明顯改善讀寫的表現。
該會副會長招永昌稱,有系統的感覺運動訓練,可以刺激這批學童對身體各器官的感應,若他們日常可以多做這類簡單訓練,有助他們集中精神,從而提升專注力及學業成績。現時本港推行融合教育,許多有自閉症、學習障礙等學童均融入主流學校,「一間學校600人,如果有6個學障兒童分佈喺6班,老師嘅工作量會多好多」。他建議老師可安排這類學童集體進行感覺運動訓練,在有限資源下增加效益。

訓練包括翻觔斗等動作,令學童改善肌肉關節、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