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的好處,一百天也講不完,今天要研究,重慶特工頭目老吳這個人。
老吳後來出現,為王佳芝提供訓練,叫她要愛國、愛領袖,給她一顆山埃藥丸,叫她必要時要殉國。
王佳芝說:那麼我寫一封信給我的爸爸,請你代寄吧。她立時寫了一封遺書。但老吳待她走後,拆開信看了一遍,把信燒掉了。
老吳這個人物很冷酷,換了一個環境,他就是那種高喊「爹親娘親不如領袖親」的極端份子。老吳不知道有沒有結婚,即使有,也是一個無情的丈夫。當王佳芝需要一點心理輔導,講述情慾的困擾,老吳根本不願聽,只是連聲咆哮,大叫「住嘴」。
老吳這號人,並不叫「專業」,而是一具非人性化的機器,一名僵化的黨棍。他也不管王佳芝是不是合適的人物,為了自己能向上交差,只管把一個女孩子往死路上送。
最後,學生一網打盡,老吳卻逃跑了。在所謂的「革命」之中,有許多像老吳這樣的幹部,他們只懂板起一張臉孔下死命令,卻永遠不必向自己的錯誤判斷問責,危急的時候,他們最自私,一走了之,在理想和熱血的化粧之下,老吳只不過是一名愛國的官僚。
本來他可以更專業一些的,例如:替王佳芝轉寄這封給在英國的父親的家書,與王佳芝任務的成敗,沒有必然的關係。至少,王佳芝執行任務,如果失手殉烈,寄出了這封信,身為上司,良心會好過一些。父親收到這封信,即使要乘船回上海,也是三個月後的事,但老吳偏偏連這一手也省了,這不止是冷酷,而且身為一個男人,如此欺騙一個熱血的少女,很賤,也就是所謂Mean。
老吳點着打火機燒信的這一幕,是神來之筆,戳破了「革命」和「愛國」的騙局。看《色,戒》,不要以為是在旁觀一個四十年代逝去的時代,這樣的悲劇,將來是會重演的。譬如,如果有一天要打仗,為了一個虛妄的「理想」,不要去,讓發動戰爭的那些人,先派自己的子女上前線好了,遇到老吳這樣的人,他拍桌子咆哮,講一大堆虛妄的口號,不要理會他,扭頭就走。
但王佳芝這條路為什麼還要走下去呢?這就不止是老吳的問題。「革命」永遠需要天真的熱血青年當炮灰,野心家躲在安全的地方,他永遠逃得掉,這叫做「轉移」。將來他才掌權。王佳芝的父親是最可憐的一個場外的角色,在一個荒謬的世代,多少父親失去了女兒,只因為一個領袖的神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