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是很重要的宣傳,尤其是對全球性的機構來講,只要提到一個經典的,都不必多加介紹,眾人肅然起敬。
從前的商標只有公司的名字,後來變成了一個圖案,英文叫為Logo,沒有中國譯名。最近亞洲電視改Logo,符號的邊緣模糊,怎麼看也像一個Q字。邊緣清晰才可顯出商標心思,不知是否來得及改進?
Logo設計的時候要考慮是否國際化,太老土的走不出狹小的本地市場,像有些商品,畫了半張臉,寫了一個3D的字,外國人不可能接受。
設計得最好的Logo是航空公司的,新航、泰航的都很出色。國泰的最初有人批評說像魚翅,但後來也愈來愈順眼,沒人投訴。
汽車的Logo,代表性的是賓士,那圓圈中的三角,一看即知。另外的,有一隻豹,也是大眾認同的牌子。
手錶中,勞力士的皇冠過目不忘,從前的大陸人稱之為五根火柴。另一隻錶奧米茄的符號,也理所當然地派上用場。
有些商家,用英文字母已能表現一切,時裝的最明顯,只要說字母頭上的兩個已行,像LV。其他的Dior、Gucci、Chanel等,則用羅馬字母,已是Logo。SalvatoreFerragamo東方人唸起來有點難,香港人一叫它「飛甩雞毛」,又好笑又易記。
單單用羅馬字,也要字型端莊,不能亂來,像Goldlion、Sewame等字體,一看就知道不是出自國際人士的手筆。
商標的設計已成為國際事業,三藩市的LandorAssociates就是一家專為國際品牌命名和畫Logo的公司,很多機構光顧。
有些商品給了一個毫不相關的名字,即能顯出國際性和品質,日本的SK-Ⅱ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雪糕叫Dreyers沒有意義,但另一隻Haagen-Dazs叫起來就有歐洲風味。同樣是美國佬製造,形像一變,即刻賺個滿盤滿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