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會改名為中國金融租賃集團的金豐21投資(2312),打正旗號轉型為主攻中國金融租賃市場,惟礙於行業在國內仍屬新興行業,該集團新任行政總裁龔耀輝承認,仍需一段時間才為投資者所接受。
【本報訊】龔耀輝接受訪問時估計,投資者要待今年底或明年初,當煤礦、保險熱過後,市場便會有較多關於金融租賃的消息,屆時將是該集團轉型明朗化之時。
所謂金融租賃,按龔耀輝的說法,即會計中的FinanceLease,本港稱融資租賃,而金融租賃乃國內叫法;簡單而言,是透過融資方法購買資產,在美國流行多時,目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投資是透過此方式完成。
龔耀輝稱,集團選擇此時進入內地做「開荒牛」,主要是配合國情國法。他指出,1996年前國內各大銀行均有在金融租賃業投資入股,惟當時行業未能完善規範,最後被監管當局叫停;至今年3月公佈了修訂後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才令行業重生。
料回報較美國大
他表示,集團參與此行業的其中一個方法,是以餘值投資者的身份與銀行合作,而另一方法就是直接為租賃公司融資,例如早前完成的首宗生意,就是向國內一家租賃公司分別發行600萬及350萬元可換股債券,協助其建立一支有1800架Audi汽車的車隊,供2008年北京奧運使用。
至於回報和風險,龔耀輝指出,餘值投資者在金融租賃安排中的回報,是在租約期滿時,擁有整件資產的餘值,只要租約期滿後,資產的市值較餘值高,餘值投資者基本上便無虧本風險,而實際回報率則視乎資產市值而定。因為行業「新穎」,料中國市場的回報率會較早已盛行金融租賃的美國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