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的履歷多彩多姿。他是記者、編輯,二次大戰期間當過美軍翻譯。據黃永玉在〈黃裳淺識〉一文所說,他還當過坦克教練。但我們相信,他此生最引以為傲的,想是在散文上的成就。他的散文別具一格。用唐弢的話說,是「常舉史事,不離現實」。他的散文與藏書分不開。
顧炎武每至「名山、巨鎮、祠廟、伽藍之跡,無不尋求,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伐頹垣,畚朽壞,其可讀者,必手自鈔錄,得一文為前人所未見者,輒喜而不寐。」今人做學問,物質條件比前人好多了。黃裳找資料,或要登山涉水,但總體說來,應比顧炎武自在。當然,在荒郊野嶺中得一前人未見之片紙字隻,他一樣會「喜而不寐」的。
「常舉史事」,因此黃裳筆下的山水人物、生活小記莫不沾上歷史痕跡。正史卷帙,人人可得,藏書家為文,不會在此「光天化日」的地帶下顯身手的。黃裳在〈明太祖與徐達〉一文用就用了「野史」看朱元璋。《明史》說袁凱博學有才辨,後因言獄事,不為太祖所喜,凱懼,佯狂告歸。袁凱怎樣裝瘋才取信於人?黃裳引楊儀《明良記》說袁凱回到家鄉後,太祖還不放心,派密使暗中監視。袁凱狂態,只好變本加厲:「以糖和熟米,搏為犬豕糞狀,夜密棄牆根草際,盡取為食。」密使見狀,相信這廝居然吃豬狗糞便,瘋得不能再瘋了,乃從實稟告,袁某終得免於禍。
按歷史的記載,明代開國功臣徐達是得善終的,生時是魏國公,死後追封中山王。廖永忠、朱亮祖、周德興和傅友德等立過汗馬功勞的人都一一被「處理」了,徐達何能倖免?黃裳在囗山精舍借讀了明小字本《皇明開國功臣錄》(定遠黃金著),方知真相。原來太祖感念徐大將軍幫他打下江山,賜給他「鐵券」,保他:除造反不赦外,可赦他兩次死罪,赦他兒子一次死罪。以下是黃裳抄錄的鐵券原文:
朕聞自古帝王創業垂統,皆賴英傑之臣,削群雄,平暴動。……爾自起兵以來,為朕首將。十有六年,廓清江漢淮楚,重歸兩浙。……朕無以報爾,是用加爾爵祿,使爾子孫世世承襲。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禮,茲與爾誓:若謀逆不宥,其餘若犯死罪,免爾二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功。
黃裳說在他所能看到的書裏,都說徐達是病死的。究竟是什麼病?他引了明史專家吳日含在《明太祖》的話,說洪武十八年,即公元一三八五年,徐達「病了,生背疽,最忌蒸鵝。病重時皇帝卻賜蒸鵝,只好流着淚,對使者吃了,不多日就死了。」黃裳在這篇有關明太祖「外傳」的文章引錄的「外史」,資料甚多,非藏書家不能竟此功。藏書家當然得是書痴。下週將另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