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晚港股在ADR狂升,事後才知道原來是「AH互換」事件所致。國內官員言論未夠謹慎,就如交行(3328)管理層,盈喜豈可透過記者會私下發放!結果就是要停牌一日等待發出澄清公佈。
奇怪的是,同一日交行高層竟然說,中證監確實在研究兩地上市股份互換計劃,並曾徵詢該行意見,令此事更添神秘。
其實想深一層,本港財金官員早前亦曾說過AH股套戥機制,「套戥」與「互換」不同,套戥可以透過開放資本賬(如放寬QDII額度)讓兩地資金自行買賣收窄差價,相反互換就激得多,直接互換會令差價即時消失,內地股民會財富大蒸發。
通訊社想當然「傑作」
再睇多幾份報章報道,會發現AH互換應係通訊社想當然自創的詞彙,再經大行報告引伸推想所創出的產物,AH互換與AH套戥搞到亂晒,演變成一場金融大鬧劇。
細心分析之後,會相信AH折讓會透過排洪資金逐步收窄,AH互換則是純屬虛構,所以這個折讓概念日後仍會有得炒,急跌過後仍可趁低吸納,正路熱門是上石化(338)及儀征(1033),扒冷則可候低吸納有盈喜支持的交大科技(300)。
市場將焦點放在「AH互換」,反而忽略了紅籌回歸。同日中證監副主席屠光紹在十七大新聞發佈會明確表示,關於紅籌公司發A股的問題,紅籌公司發A股沒有法律障礙,而且為期不遠,內地和香港已經達成共識。他並認為,紅籌發A股並非「回歸」,而是紅籌公司不改變海外註冊、在港上市的情況,到內地發A股,實現利用內地市場融資目的的公司行為。
紅籌發A股首選中移
以中移動(941)為例,假如當初不是海外註冊公司身份上市,而是H股的話,現在H指已是另一回事。紅籌發A股概念,比所謂AH互換來得實際,遇上港股大調整,優先考慮中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