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嗓子 - 邁克

銀嗓子 - 邁克

我算過了:九二年百代公司出版的那套紀念碑式周璇鐳射唱片,總共收了七十二首歌,電影主題曲和插曲佔三分之二,合計四十九首。或者除了波里活我們聞所未聞的印籍巨星,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歌影雙棲的藝人,像她一樣有那麼多歌寄生在電影裏──還是電影附體在歌裏?她真正的歌唱生涯既不在夜總會展開,也並非靠電台傳播,而是透過一個又一個虛構人物,在銀幕上發揚光大。由第一部當主角的《馬路天使》開始,幾乎沒有一刻停過在水銀燈下大展歌喉,製片家上門請她開戲,手裏捧的恐怕是曲譜不是劇本。以至教人看見她名下有一首《不要唱吧》,直覺是黑色幽默──它倒神奇地不是電影歌曲。那個「金嗓子」的雅號,實在應該和姚莉的「銀嗓子」調換一下,銀幕的銀,童叟無欺。
歌不是白唱的。以《長相思》為例,一上場就唱了《花樣的年華》,用靡靡之音點出故事的背景:「驀地裏這孤島籠罩着慘霧愁雲,慘霧愁雲。啊,可愛的祖國,幾時我能夠投進你的懷抱,能見那霧消雲散,重見你放出光明?」這麼語重心長的國愁,《色,戒》那個王佳芝要是一時興起表演給易先生欣賞,也就不必勞師動眾跑去買粉紅鑽,當場被漢奸識破美人計了。比起業餘女間諜,我們的專業歌女斗膽得多,抗戰期間當着發國難財的貴人賣唱,居然不忘言志:《夜上海》的紙醉金迷,藏着「換一換新天地,別有一個新環境」這樣倒米的訊息;《黃葉舞秋風》看似無傷大雅,其實潛刀伏劍,尤其如果你知道唱片的「只怕那霜天曉角,雪地霜鐘一掃而空」,電影裏原本的歌詞是「雪地喪鐘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