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股民驚股災 又怕賺少咗<br>理財診療室:棄三四線股入中銀冠君

退休股民驚股災 又怕賺少咗
理財診療室:棄三四線股入中銀冠君

背景
個案:吳女士
年齡:67歲
職業:已退休
家庭狀況:丈夫及一已婚兒子
每月開支:由丈夫支付5000元
現時資產:擁有約值279萬股票及30萬現金
投資目標:降低大市調整時,現有股票組合大幅貶值的風險

退了休8年的吳女士,今年67歲,炒股多年,早在23年前、即1985年就買了平生第一隻股票滙豐(005),貪能穩定派息。但在97股災時,她卻經歷過慘痛的教訓,「當時全民炒股,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學人炒輪買仙股,以為股市係有賺冇蝕,好似買咗建華控股(479)同東南國際(726)等三四線股,股災爆發後,股價大幅插水,埋單損失達100萬。」
但最令吳女士傷心的炒股經驗,是錯過8號仔賺錢的機會,貪勝不知輸,「喺科網熱時,買咗電訊盈科(008)前身盈科數碼動力,原本可以賺28萬,但衰貪心,諗住再賺多啲,補償番先前97所輸嘅錢,但當科網泡沫爆破後,股價不斷下跌,結果反而倒蝕。」
港股自去年不斷上升,累積升幅近倍,吳女士持有的股票組合,價值亦都水漲船高,由110萬增加至279萬,跑贏大市,錄得1.5倍的增幅,並追回97年的損失。但現時恒指風高浪急,她擔心後市隨時大調整,令現有資產減值,但又怕沽出股票,失去增長機會,這正正是現時很多投資者面對的兩難。


評語:應追求穩定回報

豐盛融資董事黃國英說,「退休後沒有固定收入,倚靠積蓄過活,投資不宜過份進取,講求安全,追求穩定回報,安安穩穩過生活,並不是要望發達。」因此,購買股票要穩陣,宜選擇能派高息的股票,即使股市調整,亦有穩定高息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支。
以吳女士為例,買了兩隻三四線股銘源醫療(233)及第一上海(227)後,當股價下跌,「搞到茶飯不思,食唔安,坐唔落,實在很『無謂』。」所以,退休人士買股票,不要「掂」細價股,而一些市盈率過高的大陸股亦要小心。

建議:吼非中資博高息

吳女士的股票組合質素不錯,只是過份偏重中資。今年港股上升動力主要來自國企紅籌,股價已累積很大的升幅,部份市盈率已偏高,所以現時中資股防守性最低,下跌的風險最大。可考慮增持非中資股,選擇能派較高息的股票,或增持現金,吼大調整時才入市。

後市睇法:會大跌不會熊市

黃國英說,港股已進入瘋狂階段,隨時調整,最快可以在十七大會議期間推出宏調措施。假若港股大幅調整,預料至少下跌15至20%。但他相信,出現大熊市的機會並不大,港股現時倚靠內地資金,內地股市相對外國股市較為封閉,並不會過份受外圍環境因素影響,加上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民間累積一定的財富,對推動及支持股市有一定幫助。

策略:每年收息增11%

《股票投資》

沽貨:全部沽出三四線股銘源醫療及第一上海,這些股票不適合退休投資者持有,可套現約10.8萬元。工行(1398)及建行(939)同是中資金融股,為了分散投資風險,宜二擇其一減持。但為了增持較多的現金,可沽出建行,套現約14.6萬元。

減持:減持5000股哈爾濱動力(1133),套現14.3萬元。哈動股價年初以來升近2.2倍,現報28.5元。

買入:現買入派較高息的中銀香港(2388)及冠君產業(2778),二者的派息率有達4.09及7.82厘,較存銀行收3厘為高。香港投資者可能對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股票沒有信心,但該類股票已累積一定跌幅,再跌亦有限。而且冠君產業息率近8厘,現時商業寫字樓租金不斷上升,相信能為派息回報帶來保證,投資者不用擔心會減少收息。

小結:整體股票的總值,由279萬減至259萬,每年收息由約4.7萬,增加至5.2萬,增幅11%。

金價睇1000美元

《黃金投資》
睇好投資黃金,美元弱勢及通脹加速,料明年金價最保守會升至每盎斯1000美元。建議20萬元買實金,可以選擇楓葉、鷹揚或熊貓金幣,作為對冲通脹工具,亦可增加投資防守性,保障資產。以1盎斯6060元楓葉金幣計算,20萬元可購買33個金幣。

20萬元可以買33個楓葉金幣。

黃金投資建議

投資金額:20萬元
楓葉金幣(1盎斯):6060元
可購買金幣:33個

資料來源:專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