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反免費電視台壟斷的最佳方法 - 高明輝

蘋果批:反免費電視台壟斷的最佳方法 - 高明輝

昨天是重陽節,難得是假期,便待在家中看電視。可惜免費電視播來播去的都無甚看頭。說真的,重頭劇集不是專業人士的愛情橋段,就是宮殿鬥爭節目,分別僅僅是不同的背景和演員。還是上網解悶比較實際,剛巧,有朋友傳來一條黃子華的棟篤笑片段。
黃子華真不愧是香港棟篤笑的鼻祖。最令人深刻的一幕是黃子華模仿前特首董建華的表演:「冇講過,等於唔存在。」就是這一幕,也令《蘋果批》眾人每年看施政報告時份外留意,不僅要知道施政報告說了甚麼,也要看看今年度施政「不存在」些甚麼。
今年的施政報告內容,其中一個沒有提及的就是「競爭法」。要不是在答問大會中有記者問起,「競爭法」便會完全「冇講過」,亦即有可能已經「不存在」。
「競爭法」的立法,原意是幫助中小企,但條例含糊,一旦落實,將地雷處處,所以如今反對得最激烈的,也就是中小企。而且,有壟斷的行業,例如免費電視台,壟斷的權力來自政府的發牌制度,要是政府真的有心反壟斷,最先要做的,是打破發牌壟斷。
曾經動議立法的「競爭法」,其中一項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顧名思義,是指一間大公司,藉其市場地位來阻礙其他競爭者參與競爭。
家中裝有收費電視,間中看見不少藝人,他們明明不懂國語,卻硬要在鏡頭前自暴其短。原因是,無綫不許旗下的藝人在其他電視台說廣東話。無綫藉其市場壟斷地位,來阻礙其他電視台參與競爭,如此做法,又算不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不過,就算無綫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之嫌,那也是否代表要立「競爭法」?電視台的權力來源,來自政府發牌,政府在免費電視市場上阻礙其他經營者加入,限制競爭。要是政府有心反無綫壟斷,不用立法了,不再阻礙其他經營者加入便成。
不僅如此,無綫曾經做過節目,表示競爭激烈的超市,有壟斷之嫌。要是這樣,香港只得兩間免費電視台,雖然法例沒有規定不許第三家經營,但在一台獨大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環境下,又算不算壟斷?
再說,論競爭程度,是超市還是免費電視台較激烈?
明顯的是,政府的發牌制度,才是壟斷的源頭,先是牌照的庇護,後來也會出更多怪招去阻礙其他經營者加入。免費電視台就是最佳例子,免費電視台有政府做後盾,結果免費電視台不用擔心會被淘汰,質素自然每況愈下,但霸氣永遠十足。
改革發牌制度,開放競爭,才是反壟斷的最有效方法。日後再有政府官員或電視節目談反壟斷,記得提醒他們,真正要談的,是打破發牌的壟斷。
《蘋果批》網誌: http://pieatapple.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