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娜齊爾.布托(BenazirBhutto)結束八年流亡生涯回國,一場榮歸嘉年華,卻變成一幕血腥洗禮。正當50萬支持者歡天喜地夾道歡迎她歸國,刺客亦伺機出動,連環出手榴彈和人肉炸彈襲擊貝娜齊爾車隊。貝娜齊爾僥倖無恙,但兩次爆炸卻造成至少136死290傷,是巴基斯坦歷來死傷最嚴重爆炸襲擊。
貝娜齊爾前日(周四)飛抵巴國最大城市卡拉奇(Karachi)後,隨即登上大貨車前往國父真納(MohammedAliJinnah)陵墓,準備發表演講,不過現場實在太人山人海,車隊緩緩前行10句鐘,入夜才到路途一半。突然街燈熄滅,貝娜齊爾座駕前面不遠處發生小爆炸,不久緊接一次大爆炸,把護送警車炸到起火,震碎貝娜齊爾座駕車窗,車身佈滿凹痕。
「首先有小爆炸,車隊於是停下。當所有人湧上前,就有另一次更響更大的爆炸。」貝娜齊爾所屬巴基斯坦人民黨黨工拉扎克說:「現場有很多屍體,四處都是殘肢。」
先擲手榴彈再爆人肉炸彈
卡拉奇警察總長法魯基(AzharFarooqi)表示,兇徒是先擲手榴彈後以人肉炸彈襲擊,「這模式顯示襲擊事前有詳細計劃,執行得很專業,絕非新手所為。」警方在現場發現一個炸斷的人頭,相信是襲擊者的,年約20至21歲,當局將人頭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樣本送到實驗室化驗,希望找出他身份。警方估計他身上綁了15至20公斤炸藥,炸彈內放大量金屬珠和鐵釘,是想造成大範圍傷亡。
貝娜齊爾回國前,國內同情塔利班(Taliban)和阿蓋德(al-Qaeda)的伊斯蘭激進分子已威脅要殺死她。當局要求她乘坐直升機出入,但她拒絕,說她不害怕,只集中想為國家恢復民主和對抗激進分子的大任。就算在大貨車的露天上層,她也沒有用特製防彈玻璃室,而是走出來跟群眾揮手。有記者指現場保安鬆懈,沒有人阻止其他汽車接近座駕。
警員艾哈邁德說,爆炸就在貨車五米前發生,炸毀了三輛護送警車,貝娜齊爾剛好在爆炸前幾分鐘到貨車下層休息,避過一劫。
剛返回貨車下層避過一劫
貝娜齊爾雖無恙,事後也一臉驚呆,匆匆被護送到她的住所,集會亦取消。黨友昨日指她不會被襲擊嚇倒,決意為明年1月大選打拼,不會離國。人民黨宣佈全黨哀悼三日,但部份支持者昨日上街燒車胎和向警察擲石。
現時未有組織承認策動襲擊。警方懷疑襲擊與一名親塔利班軍閥有關,貝娜齊爾則指幕後黑手是已故軍事獨裁者齊亞——哈克(MohammedZia-ul-Haq)的支持者,她丈夫扎爾達里(AsifAliZardari)則說與情報機構有關。貝娜齊爾還說,今次共有三人施襲,她的保鑣擒獲一名身穿炸彈衣的男子,相信兇徒下次要襲擊她在卡拉奇和家鄉的寓所。總統穆沙拉夫(PervezMusharraf)昨日強烈譴責襲擊是「反民主陰謀」,聲言要嚴懲襲擊黑手,並呼籲民眾冷靜。美國、歐盟、中國和聯合國亦同聲譴責。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
貝娜齊爾被指勾結美國
西方寄望貝娜齊爾回國能為巴基斯坦帶來穩定,但兩下爆炸卻把好夢炸碎,也令巴人擔心布托家族成員沒好下場的噩夢會重演。
貧苦大眾視為救星
貝娜齊爾前天結束流亡生涯回國,卡拉奇市逾25萬人上街相迎,貧苦大眾視她為救星,期望她會為國家帶來就業、民主及和平的機會。
貝娜齊爾出生政治世家,父親布托(ZulfikarAliBhutto)不但是人民黨創黨人,也是巴國總理,1977年被軍政府推翻,兩年後遭處決。貝娜齊爾挺身而出跟軍政府對抗,要求還政於民,民眾將愛戴布托之情投射在貝娜齊爾身上,令她在1988年當選巴國首位女總理。儘管她任內牽涉貪污,但始終信守對選民的「麵包、衣服和住屋」承諾,加上父兄都被殺,民眾覺得國家欠布托家族太多。
她是在美國支持下,與軍人總統穆沙拉夫(PervezMusharraf)達成分權協議才能回國,人民黨資深黨員覺得她這次得以回國,是背叛亡父布托的「反帝國主義、反軍方、反獨裁」的宗旨;回教原教旨主義者也認為她勾結美國和軍方獨裁者,企圖將西方文化植根在巴國,遂將矛頭直指貝娜齊爾身上。
路透社/美國《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