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矽谷似乎刮起了一陣扶貧和捐款熱潮,十月初,網上交際網站MySpace和網上付款公司Paypal聯手,為非牟利組織設置網頁作籌款工作,其中包括慈善機構、美國總統候選人等。
影星演講 喚學生關注
此外,荷李活著名影星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Portman)最近亦到矽谷的史丹福大學和柏克萊加大,向學生講解微型融資(MicroFinance)脫貧計劃,喚起學生對第三世界貧困一族的關注。這位樣子甜美的影星亦是國際社會援助基金會(FoundationforInternationalCommunityAssistance)的大使,除了在電影界大有作為外,對脫貧一事也十分關注。慕名而來聽她演說的人多到迫爆全場,很多學生表示對波特曼的演說印象深刻,覺得她對微型融資的了解和熱誠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讓新一代認識到需要關注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微型融資早在31年前已經開始,2006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便是微型融資的始創人。1976年,尤努斯在孟加拉創立格拉明銀行(GrameenBank),通過對貧民提供小額貸款來達致脫貧目的,現今格拉明銀行在43個國家運作,主要幫助對象是女性。
藉交際網 設網頁募捐
微型融資近幾年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為慈善捐獻創出新嶺域。互聯網令世界資訊互相連結,生活更方便,如網上付款、購物等,但很少人提及利用互聯網來扶貧。慈善機構慣用的郵遞宣傳及電話募捐,對年輕新一代起不了作用,反而博客和交際網站成了慈善捐獻宣傳的新渠道。
年輕網民透過電郵或電子宣傳單張向親戚朋友募捐,得出的效果令人意外。很多慈善機構亦察覺到這個轉變,紛紛到交際網站設立網頁,讓網民把慈善機構的網頁連結到他們的交際圈子,藉此達到宣傳效果。一些慈善機構則鼓勵網民在博客網頁內多提慈善機構的名字,希望得到讀者的捐輸。其中一位在紐約的幽默專欄作家SarahDBunting向讀者宣佈,若得到讀者向慈善機構DonorsChoose.org捐贈3萬美元,她便會剃頭向讀者致謝,結果捐款在數日內便籌到。Sarah還將剃頭過程放到YouTube上讓人觀看( http://www.tinyurl.com/32svqs)。
微型融資 助貧民創業
部份網上慈善機構較特別的是,捐助者可選擇受益人;如DonorsChoose.org是向有需要的學校捐贈,捐助者可選擇受惠的學校。本欄以前曾報道過的Kiva.org,就是透過微型融資協助第三世界的企業家脫貧,捐助者可以選擇受益人,透過免息貸款向有心創業的貧民借貸,換來的是貸款人創業的成功故事,和一份金錢難以形容的喜悅。很多人覺得,透明度增加,捐助人能了解金錢的去向,又清楚受惠者的成功故事,可令捐助人更有代入感。
阿股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
接受網上捐獻的網站
‧ http://www.kiva.org
‧ http://www.KivaFriends.org
‧ http://www.Change.org
‧ http://www.SixDegrees.org
‧ http://www.DonorsChoose.org
‧ http://www.DoSomething.org
‧ http://www.mcenterprises.org
‧ http://www.namaste-direct.org
‧ http://www.freedomfromhung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