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中委選舉 換湯不換藥 - 李平

盡論中國:中委選舉 換湯不換藥 - 李平

當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年3月在記者會上慷慨陳詞,大談民主、法制、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時;當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本周一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將擴大民主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時,外界對中共推動民主的期望一再被推高。但是,明日的中央委員選舉,結果只會證明,中委選舉只是換湯不換藥的遊戲,所謂擴大民主,只是替胡溫強化共產黨統治蒙上面紗。

擴黨內民主流於口號

中共十七大的選舉有兩大特點:一是中央委員的選舉保留了預選制,名義上擴大了差額選舉的比例,但分代表團進行的預選,顯然有利於高層掌控選舉,令所謂擴大黨內民主流於口號。
二是多間海外傳媒預測,明日產生的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新人比例會超過一半。但資料顯示,十六屆中央委員會中,年齡68歲以下的「黨和國家領導人」、64歲以下的現任正部級官員,共有104人,他們基本上會留任。參照過往中委佔黨員比例逐屆下降的慣例,如果今次中委佔7,336萬名黨員的比例為百萬分之2.8,則中委數量約為205名,留任的中委會多過新入局的人。

劉曉波:政改難指望

十七大的選舉安排同海外輿論對中共擴大黨內民主的期望有較大的落差,但對生活在內地的異見人士來說,並不感到意外。筆者早前曾到北京探訪被當局指為八九民運幕後黑手的劉曉波博士,討論內地的政改和十七大局勢。劉曉波指出:「要測試當局政改的誠意,不要說平反六四、直選這樣的大題目,就連局部可以改變的,譬如撤銷政府機關的黨組、降低官員在全國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放棄網絡言論管制,他們都不願做,還能指望甚麼?」
劉曉波的評論可謂一針見血。胡溫所謂擴大黨內民主的說詞,只是強化共產黨統治的需要,就算後日的政治局委員可以首次實行差額選舉,也是胡溫向對手施壓的需要而已,並不是發出中國走向民主的起步令。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