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有一個「冷門」的作用:恐嚇。
「恐嚇式比喻」,在宗教典籍,尤其佛學著作,最為常見。譬如說,佛經對「女色」的描劃,就十分悚人;要是一律當成事實,奉行不悖,恐怕天底下無數高僧,都得提早西去。
眼前,有四項實驗:假設由作家昆德拉當召集人,請來全世界的大和尚,包括星雲、聖嚴和淨空法師等,算他有一千個吧,事先聲明:「自覺道行不高,信仰不堅定,請馬上離隊,回寺院吃齋!」
沒人退縮?好。就拿《四十二章經》做第一項實驗:「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右邊,有一千座「牢獄」;左邊,是一千個「妻子」,「諸位大師,請!」昆德拉說完,竟看到大師們一個個自投囹圄,泰然坐牢去。
畢竟,牢獄有「散釋之期」,難怪他們渾不當那是一個比喻。
三十年後,六百個老和尚,顫危危出獄,接受第二個《禪宗永嘉集》實驗:「於諸女色,心無染着……寧近毒蛇,不親女色。」這回,右邊擺了一隻大鐵箱,箱子裏,有一條劇毒銀腳帶;左邊大鐵箱,卻橫陳着一位極美金髮女。「『近毒蛇』,還是『親女色』,請大家慎思。」不愧是得道高僧,眉頭不皺,領了籌,就按次序,鑽進藏着毒蛇的大箱子。
實驗做到一半,算他十個之中,有五個能活着爬出來,但五個光頭,頭頭紫脹,走不了幾步,就倒地抽搐,口湧白沫,來不及呼喊:「佛祖打救!」已伸着舌頭圓寂,餘下三百人,還敢以身餵蛇,為證明這不是一個比喻而犧牲?
第二項實驗結束:歸西者三百;變節親女色者,一百;臨陣脫逃者,一百;身有抗體,倖免中蛇毒者,一百。
這一百高僧,要活,還得面對重重波折。
(《狼八式.比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