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撈飯:亞視變陣打游擊 - 芒姐

電視撈飯:亞視變陣打游擊 - 芒姐

亞視於10月8日大變陣,除了換掉沿用了近20年的三色「毛冷」台徽,更不停大喊口號「ATV可以咁睇」,即係點睇?
宣傳口號係威係勢,確是曾花心思,但有能力迎戰無綫的兩線台慶劇嗎?情況未許樂觀。兩大棟篤笑高手黃子華與張達明打對台,本是吸引的,但看了幾集達明的《行行任篤笑》,好笑與否見仁見智,不過每說一句話便加插罐頭笑聲,真的煩擾至極,放在90年代也嫌out,看來全個節目最好笑的,不是達明的棟篤笑,而是這些罐頭笑聲。更可笑的是亞視安排這節目對撼《奸人堅》的後半小時,劇集看到一半,又怎會有興致轉台去看棟篤笑?這排陣明顯失誤。儘管《奸人堅》對比起子華以往的代表作如《男親女愛》或《棟篤神探》並不算精采,但要撼贏亞視絕非難事。第二周還安排由一班完全陌生的面孔主演的《激流青春》迎戰無敵的子華,亞視此舉真的與自殺無異。
9點半檔更出現元彪打元彪的局面,無綫的《通天幹探》對亞視的《詠春》,前者有奪視帝呼聲甚高的陳豪及肯豁出去扮醜的前視后黎姿助陣,加上劇情集懸疑、警匪鬥智、動作等元素於一身,吸引力肯定遠勝《詠春》。

懷念港男殭屍

比較吸引的新節目相信是由兩大才子劉天賜與陶傑主持的《斑馬在線》。放在10點半檔與近期話題之作《味分高下》對壘,應該可吸引一班看厭了《味》的成熟觀眾轉台,雖然《味》娛樂性較高,但卻被評為低吸趣味。縱使《斑馬在線》連名字也明抄早年由同樣班底主持的無綫節目《犀牛俱樂部》,只是犀牛變成斑馬及欠了同樣已轉投亞視的劉綽琪。不過今次節目以金庸小說的人物及情節作基礎,再以古看今,論盡現今世界的種種,兩大才子唇槍舌劍不愁沒有捧場客,但相信要對金庸作品有一定熟悉程度的觀眾才易有共鳴。
至於那《五個半a餐》,沒有一個特別吸引,屬可看可不看的類型。加上全晚不停以多個半小時的節目作「散打」,感覺一片混亂,間接推觀眾往隔籬台,收看更有追看性的一小時劇集。這樣的節目排陣,真的是未打已先輸一仗。看來亞視要挑戰無綫的慣性收視,倒不如製作多些如當年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或《香港男士選舉》等具創意、創先河的節目,畢竟亞視的唯一優勝之處,就是沒有大台的包袱。
撰文:芒姐

元彪打元彪,他在《詠春》的演出火候十足,不過始終敵不過慣性收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