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曾蔭權公開以文革踩民主後,不少市民批評他對歷史無知,最終道歉收場,兩名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及張炳良,昨被問到特首不明白文革歷史時,認為民革不是民主,有關說話反映港人對中國歷史認識不足,特區政府有需要加強推動國民教育,令包括曾蔭權在內的香港人,更明白祖國歷史,以及明白文化大革命的真正起因及後果。
本身是老牌愛國工會工聯會會長的鄭耀棠,昨日出席公開活動,被問及曾蔭權曲解文革,引致要向公眾道歉一事時說,不知道中央領導對事件有何看法,但他認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認識祖國歷史,以及了解文革的起因。
鄭耀棠又表示,今次事件顯示,香港社會應該加強國民教育,特別是香港從前是港英殖民地,港人對祖國歷史認識有限,所以愛國發育內容要更加仔細,不要用填鴨式教育;記者追問要接受國民教育的人,是否包括曾蔭權在內,鄭說要包括所有香港人。
另一名行政會議成員,候任教育學院校長張炳良認為,香港回歸後增加國情教育,是合理的事情,至於有關文革歷史,他認為文革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傷痛的時期,當時處於社會秩序混亂、無法無天的狀態,但不等於就是民主的極端。至於曾蔭權是否對文革歷史認知不足,張炳良認為,特首早前已經承認有關文革及民主的言論是比喻錯誤,所以他不會再進一步評論。
張炳良稱檢視歷史課程
不過,張炳良不認同鄭耀棠的說法,認為無需要假設香港人在回歸前對國家的認識陌生,但他同意香港教育對中國歷史的重視不足,尤其是近代史,因為不少人認為該段歷史仍有爭拗性,課程有時會迴避,他卻認為無此需要,只要教師在教授時,將該段歷史視為活的歷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解讀就可以。張炳良表示,他正式出任教院校長後,會檢視中國歷史課程是否需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