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全球關注地球發燒的一年,諾貝爾和平獎頒了給戈爾,最新一期《時代》周刊選出今年的世界英雄,也是以環保為主題。43位環保英雄,分為「領袖與遠見之士」、「活躍人士」、「科學家與發明家」和「企業家」四類,香港環保活躍人士陸恭蕙亦榜上有名。
陸恭蕙
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監
曾任地球之友香港分會主席,在擔任立法局議員時促成立法限制填海。《時代》指她是「南中國環保第一人」,想要環保宏觀思維和政策建議,都要找她。
施正榮
中國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
留學澳洲,2001年回國創立尚德,4年後尚德成為首間在美國上巿的中國民企,令中國勢將超越日本,成為生產太陽能電池的第一大國。
王燦發
中國環保法律專家
本身是政法大學教授,1999年創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助平民打超過100宗環保官司,成功阻止在北京民居附近開設動物測試實驗室,令河北一家鋼鐵廠搬遷,為污染受害者索償等。
李明博
南韓大國家黨總統候選人
曾任現代工程公司的總裁,外號「推土機」。2002年當選首爾巿長後積極推動環保,將當年自己在清溪川上建設的高架道路拆除,美化環境。
戈爾巴喬夫(MikhailGorbachev)
前蘇聯領導人
蘇聯大搞軍工業,污染環境,令蘇聯人短命,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災難,令他上台後對使用殺蟲藥的危險尤其敏感;蘇聯解體後,他成立國際綠十字組織,喚起世人關注氣候變化問題。
豐田Prius
環保車設計團隊
突破科技,研製出Prius燃油電動混合環保車,自1997年推出至今售出超過80萬輛,為豐田打造環保形象。
戈爾(AlGore)
美國前副總統
在擔任國會議員和副總統時已關注環保問題,透過拍攝《絕望真相》紀錄片和舉辦LiveEarth音樂會,喚起世人關注全球暖化的災難性影響,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默克爾(AngelaMerkel)
德國總理
擔任環境部長時,促成《京都議定書》的前身──《柏林授權》,為發達國家設定溫室氣體減排義務及時間表。當上總理後,游說美國及中國,為減排溫室氣體設定目標。
馬塔伊(WangariMaathai)
肯雅環保人士
1977年創辦「綠帶運動」組織,在肯雅和非洲多地植樹4,000多萬棵,防止泥土流失,又曾拯救首都內羅畢一個公園,發起示威阻止官商勾結在公園建辦公室大樓,200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英國皇儲查理斯
(PrinceCharles)
1986年起在其公爵領地內種植有機食物,1992年成立公司推銷有機產品,收益撥捐慈善機構。他1990年已開始呼籲世人關注全球暖化問題,又致力推動環境保育。
布蘭信(RichardBranson)
英國維珍集團老闆
去年承諾在10年內投資234億港元生產潔淨燃料、再生能源及環保科技。明年開始,維珍會試飛一種用生物燃料推動的波音747客機。
羅拔烈福(RobertRedford)
荷李活演員及導演
早於70年代初期已出錢、出力參加環保活動,後來又拍攝環保紀錄片,現在他創辦的Sundance頻道,亦不時播出環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