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外部勢力干預」目的何在? - 李怡

蘋論:「外部勢力干預」目的何在? - 李怡

關於胡錦濤在十七大提出的「中央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和澳門事務」,筆者前天提出應「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來理解。這是純從道理上論事,也就是「法」大於「人」的觀念。但中共的人治傳統,是不講道理而只講現實的。中共的所有政策都因時制宜,沒有一貫的原則,沒有堅持的價值觀,除了要緊握權力這個「堅持」之外,其他的「堅持」都可以靈活變通。因此,鄧小平曾說,「四個堅持」最關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也就是說其他三個「堅持」都是虛的。
從中共現實來看,「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自然不是《基本法》所指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了。昨天,香港左報有評論點明,「外部勢力」比「外國勢力」有「更廣泛的涵蓋,它包括了外國的政府,也包含了政府之外的一些政治力量。這些政治力量有不少以『民間組織』的面目出現,或以『非政府組織』的面目出現」。
換句話說,胡總所說的「外部勢力」,較《基本法》二十三條講的「外國政治性組織或團體」更為寬廣,連「非政府組織」也涵蓋在內。於是,《基本法》所規定的可與「其他地方」的組織包括宗教組織發展關係的條文,都不算數了。中國領導人眼中,大概已沒有甚麼《基本法》。
中聯辦主任高祀仁說,胡總的「外部勢力干預」的說法,是「中央一貫的方針」,「他並不是針對某一件事、某一個人來講。」高主任的解釋恐怕是「此地無銀」了。因為左報第二天就點明,香港的「反對派就是外部勢力的策應力量」,他們中「有不少根本就是『外部勢力』悉心訓練而成的人物」。
陳方安生日前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說,不少組織受到北京的壓力,取消了與她會面及給她參選的支持。因此,有理由相信,胡總說的「外部勢力對香港的干預」,大約是針對目前泛民主派與親中派爭逐立法會補選的形勢,給泛民主派(也就是「反對派」)扣的帽子。看來中共實在非常關注這次立會補選。因為他們認為,若陳太當選,有可能成為泛民的「共主」,由此而使泛民在香港的影響力大增,從而威脅中共在香港的權力佈局。因為操控「權力」,是中共的唯一堅持。
且不說泛民主派或陳方安生與「外部勢力」「互相勾結」的證據何在,更根本的問題是,「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目的是甚麼。若說環保、宗教、經濟等「非政府組織」,它們與香港有關組織的「勾結」,實在只是全球化的一個環節。比如「環保」,影響全球,環保組織豈能「不干涉內政」?
至於外國政治勢力,干預香港又是要達到甚麼目的?是要使香港重新變回英國殖民地?或美國的屬土?有這種可能嗎?英、美國內的主流政治會願意揹這個包袱嗎?左報說,外部勢力的目的「一要在香港全盤照搬西方政治體制,並以此『顏色』染指中國;二是在香港鼓動『去中央化』、『去中國化』,將香港變成所謂的『獨立實體』。」

這兩個解釋實在脆弱得很。香港的政治體制,按《基本法》就是與中國不同的「另一制」,《基本法》的政制架構尤其是最終要實現的雙普選,就是「西方政治體制」。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中方把「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清楚訂明,將之列入國際條約,拿到聯合國登記,目的就是表明要在香港實行與中國不同的西方體制,並尋求國際社會認可。若中國擔心香港的體制會「染指中國」,就不會在香港實行這「另一制」了。至於「去中國化」、變香港為「獨立實體」,更是在香港所有政界、以及所有「外部勢力」想像範圍之外的事了。把這個理由搬出來,能不貽笑大方乎?
講穿了吧,甚麼「外部勢力干預」,都是藉口。說這句話的真正目的,是要壓制香港市民的普選要求,也就是要繼續剝奪香港人的政治權利。而迫在眉睫的,就是要打壓陳太的選情,以實現左派力捧葉劉的權力佈局。如此而已,豈有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