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突然間流行講國民教育,曾特首施政報告第一一七段講:「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今年六月三十日出席特區政府歡迎晚宴上殷切叮囑: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第一一九段講:「推動國民教育是一項社會工程……通過種種方法和渠道,包括教學,師資培訓……提升青少年對國家發展的了解和認識,對祖國山河大地和人民的認識,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認識,使青少年建立民胞物與的情懷、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以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第一二○段講:「我們會繼續透過現行中小學課程及新高中課程架構,加強與國民教育有關的學習元素,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國家的認識以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好嘞,引用曾特首之言已經夠晒本,殊不知執行起嚟,特區政府其實已經廢咗學校武功,中國歷史科不受重視,中史老師可有可無,請問香港中學生極大部份對中國歷史與文化毫無認識,點樣能夠認同中國,有中國人的自豪感?
推動國民教育,必自中國歷史開始,不讀史,無以言;不明國史,不會愛國。曾特首在英文電台開口講民主,錯引文革為例,便因為對中國歷史唔熟,一講便錯,唯有收回。佢身邊智囊劉兆佳教授讀書萬卷,如果曾特首有問過劉教授,劉教授請特首先讀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出版,劉青峯編嘅《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大概就唔會話文革是民主的極端!
推動國民教育,請教育局改課程,將中國歷史與中、英、數並列為必修科。我哋呢一代,對中國歷史識少少㗎,所以容易成為真正愛國人士。錢穆先生《國史大綱》開宗明義就講:「(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二)所謂對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