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狙擊美聯物業 - 劉祥發

五湖四海:狙擊美聯物業 - 劉祥發

股巿大旺,不少上巿公司都配股「骨」水。美聯大股東黃建業,最近亦大手配股,套現5億元。事實上,趁該股創近年新高,配股套現自然不過。但他這種要錢不要股的行動,令持股量減至約10%,即以約5億餘元巿值股票,控制50餘億元的上巿公司,這樣以1控10的高槓桿投資法,真的可以不怕其他公司狙擊其代理業王國嗎?

藉持股控制對手

美聯的主要對手中原,其主席施永青亦曾是美聯的小股東。不過他現時是否已賣清股份,外界不太清楚。他持有對手股份好處甚多,例如可以出席股東大會,質詢管理層管治手法。最近股評人DavidWebb,就是以此途徑,在地鐵股東會批評兩鐵合併,令管理層深感頭痛。
施永青向來喜歡挑戰傳統智慧,加上中原近期每月都賺大錢;巿場估計,單是上月,純利已逾億元,在銀彈充足下,用三幾億元入股美聯,將敵手變成為自己生金蛋的鵝,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就算不能完全控制董事局,亦可推動改革。先前英國的TCI入股領匯,成為單一大股東後,改革步伐明顯加快,不過其主席鄭明訓,最終也因種種理由呈辭。

利中原不利行業

早年施永青以小股東身份,出席美聯股東大會,美聯主席黃建業聞風避席,可想而知,施永青這個地產界長毛,對管理層產生何等大的壓力。施老闆可以豪擲億元,搞了份雷聲大雨點小的免費報紙,贏不了名聲,至今也賺不了錢。這樣倒不如以策略性股東身份,入股美聯,將公司的游資充份發揮,對公司會有更大好處。
如果真的出現這個局面,可能是中原之福,卻可能是行業之禍;到時中原一統天下,代理佣金可能會有上調空間;屆時買賣樓宇者,就差不多無可選擇地被迫幫襯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