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八年流亡返巴基斯坦<br>貝娜齊爾誓三當總理

結束八年流亡返巴基斯坦
貝娜齊爾誓三當總理

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娜齊爾.布托(BenazirBhutto),無視死亡威脅,昨天(周四)從杜拜乘搭阿聯酋航空公司客機飛返祖國,結束八年流亡生涯。自封「東方女兒」的她,揚言要在明年1月國會選舉第三度當選總理,把國家從軍事獨裁統治重新返回文人統治的民主軌道上。

客機飛抵卡拉奇市,當貝娜齊爾步出客機,重踏這片久違了的祖國領土時,「布托萬歲」之聲響遍機場,她不時向支持者揮手。她忍不住流淚,流得一臉淚水,飲泣說:「我感謝真主,能夠重返故國實在很開心,這一天是我夢寐以求的。」
1986年,她首次結束流亡回國,轉眼過了20年,今次回國,她不諱言:「我已經老了,但我在這20年學了很多事情,但我們仍要跟獨裁統治鬥爭,我希望可將極端主義者孤立,建立一個更好的巴基斯坦。」

25萬人夾道歡迎

她隨即登上一輛貨車,車頂裝了防彈玻璃櫃,展開16公里長、歷時幾小時的市內巡遊,浩浩蕩蕩駛到國父真納(MohammadAliJinnah)陵墓前集會,並接受逾25萬支持者夾道歡迎。她所屬的人民黨搞手聲稱,街上有超過100人以舉起黨旗和貝娜齊爾的巨大海報,並打鑼打鼓歡迎她歸來。
貝娜齊爾返國,當局收到情報,指至少三個和阿蓋德(al-Qaeda)和塔利班(Taliban)有關的恐怖組織,派了人肉炸彈伺機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她。當局出動20,000軍警在街頭部署,保護貝娜齊爾。

阿蓋德謀炸死她

面對恐襲威脅,貝娜齊爾毫不畏懼地說:「我不怕任何威脅,我父親為國家為人民犧牲,我只想給人民一個(民主)機會。我不相信真正回教徒會襲擊我,因為伊斯蘭是禁止襲擊婦女,回教徒知道襲擊婦女,是會墮入地獄永遭煉火焚身。」她的父親布托(ZulfiqarAliBhutto)1979年遭軍政府處決,弟弟在1996年在卡拉奇遭人槍殺。
她指國家處於軍事獨裁和民主的十字街頭,她回國就是要領導國家重回民主正軌,走向和平和現代化的未來。她月初與軍人總統穆沙拉夫達成和解分權協議,以支持穆沙拉夫連任總統,換取特赦回國。
路透社

貝娜齊爾小檔案

出生:21/06/1953生於巴基斯坦信德省一個地主家族
學歷:在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修讀政治系
政治生涯:
1977 回國後,父親布托領導的文人政府被齊亞─哈克將軍推翻
1979 布托被問吊後,貝娜齊爾發起連串政治抗爭,多次被囚禁,1984年獲准出國就醫
1986 結束流亡生涯回國,獲100萬支持者迎接,領導人民黨對抗齊亞─哈克政權
1988 齊亞─哈克在空難喪生,人民黨在國會選舉中勝出,貝娜齊爾出任總理
1990 總統伊沙克汗以貪污和管理不善,罷黜貝娜齊爾政府
1993 再度當選總理
1996 涉嫌用人唯親和損害司法制度而被罷黜
1999 人在海外時,被法院裁定貪污罪成,自此流亡海外

美聯社

回教國家首名女總理

貝娜齊爾出身地主之家,但跟安逸卻無緣,甚至可說她的人生就如坐過山車一樣。
身為長女,她自小已被父親布托(ZulfiqarAliBhutto)栽培從政,9歲結交政客,16歲被送往留學哈佛、牛津。她沒辜負父親期望,成為首個牛津著名的辯論社首個亞裔女性領袖。政治系畢業後,一心當外交官的貝娜齊爾於1977年回國,但10天後父親被推翻,貝娜齊爾由此走入政壇。她曾說:「我沒選擇要怎樣的人生,是它選擇了我。」1988年,她成為第一個在回教國家當上總理的女性。
貝娜齊爾在本國涉嫌貪污、用人唯親等,但西方對這些指控並不理會,反而把貝娜齊爾視為替婦女和受壓迫者爭取權利的代表人物。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