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聽到一些股民在公眾場合興高采烈講炒股,談到如何高沽低買隻1133,但卻越聽越唔對路,佢哋將哈爾濱動力(1133)講作哈爾濱電力之餘,還說如何與電力股比較,AH差價如何折讓大等等(哈動未有A股喎)。熱門國企尚且如此,假若他們熱炒不知名的三四線股,真不知後果如何。
正因如此,由國內散戶親自落場選股炒賣的「港股直通車」,一定要好小心至可以開行,避免散戶胡亂炒股之餘,亦要防止洗黑錢問題。炒股資金只能在指定銀行證券戶口買賣股票,理論上無問題,但若然買入之股票要供股集資,而資金最終用來買入一些不知名資產,同樣可以做到洗錢套現目的。所以,日後香港的監管機構要好小心審批每一單上市公司交易,壓力將越來越大。
條款定好之後,還要如何分配額度,令利益得以均分,所以直通車規模上限可能細到你唔信,日後直通車開行又如何?根本不是大市上升動力來源所在,實在唔明啲講股佬點解還以此解釋大市升跌。其實中央根本在加快審批基金QDII,一個閒閒哋都有40億美元,仲使靠散戶嘅零頭去推高大市?
散戶咪照單全收
日前有記者向有關官員詢問中投公司是否有買港股,更加反映新一代記者對國情認識之不足。中投成立資金靠國家儲備,儲備有部份來源自發國債去吸走市場游資,既然目的係排洪抽資,又點會用排洪資金鬥搶港股?中投會買的,一定是戰略性資源、對吸收金融人才有用的,例如Blackstone,仲要係到外國買平貨。
香港現在資訊氾濫,尤其到處財經節目,卻同時走出太多謬論,散戶吸收得太多,唔係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