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inChina「不要害怕中國製造」<br>中共十七大專版:質檢局長呼籲台灣人來港吃大閘蟹

MadeinChina「不要害怕中國製造」
中共十七大專版:質檢局長呼籲台灣人來港吃大閘蟹

今年以來,中國製產品被外界視為洪水猛獸,頻頻回收中國產品範圍之廣,前所未有,涉及時下當造的大閘蟹,小朋友心愛的玩具和鉛筆等等。當中,尤以美國回收中國產品最為頻密。對此,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稱,中國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問題,呼籲外界對「中國製造」應該要放心,不要害怕。
本報記者\新華社

「保證你會吃到很好的」

「今年陽澄湖的大閘蟹個大、肉肥、味道鮮美」,「台灣同胞要吃大閘蟹,你們可以到香港、澳門去,也可以到祖國大陸來吃,我們保證你(們),會吃(到)很好的大閘蟹!」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對於台灣當局拒絕大陸大閘蟹入台,感遺憾外,公開建議台灣同胞到港澳,甚至大陸親自品嚐。他還透露,日前曾邀請香港食環署人員到陽澄湖等大閘蟹種植基地親自查看和品嚐大閘蟹,都沒有發現問題,呼籲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10月正是大閘蟹迷大快朵頤的時候。針對台食品衞生部門近期以大閘蟹無法通過檢驗檢疫為由,全面禁止大陸大閘蟹輸台,李長江昨日在十七大記者會上,不忘在中外記者面前為大陸的大閘蟹來個大平反。他稱,現在正是大閘蟹收穫的季節,內地對大閘蟹的質量加強了監測,為了保證大閘蟹的品質,當局日前還邀請香港有關部門官員和技術人員對定點供應的種植基地和養殖基地進行不定期檢查,沒有發現異常。而過去一個月,香港對進口大閘蟹的抽查結果也全部合格。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人士日前透露,去年內地出口大閘蟹2,000多噸,預計今年將保持穩定。去年出口的大閘蟹當中,輸港佔1,500噸,餘下出口至台灣、南韓、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區或國家。由於台灣當局上月稱大陸的大閘蟹含致癌物,遂下令全面禁止入口,導致合法經營的蟹商因此損失慘重之餘,大閘蟹迷也變成無口福。

「盡快來中國入口玩具」

「希望有關國家的進口商盡快來中國入口玩具,讓兒童能夠買到價廉物美的玩具,過一個快樂的聖誕節。不要讓小朋友對好的玩具望而卻步。」針對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近期頻頻回收中國製玩具,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昨日強調,聖誕將至,雖然部份中國出口產品存在問題,但中國製的產品是安全可靠的,並稱近期已取消了100多家質量有問題的企業的出口資格。但路透社同日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千名受訪的美國消費者,有75.8%表示今年聖誕不會買中國製造玩具。而就美國大型玩具商美泰(Mattel)近月不斷因含鉛等問題回收中國製造的玩具,李長江重申,堅決反對有些國家以質量問題為藉口,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他披露,過去五年,中國生產出口玩具累計1,000億套,今年被美泰回收的有2,100萬套,中國出口玩具的不合格率僅達萬分之一。

美國今年頻頻回收中國產品

17/10:美國以單車曲柄容易鬆脫為由,回收兩萬多架中國製爬山單車

06/10:美國回收逾200萬件中國製鑰匙圈等玩具,理由是「含鉛過量」及「有令人窒息危險」

23/09:美國嬰兒產品商(Simplicity)回收100萬張中國製嬰兒床,指設計有問題,危及嬰兒安全

05/09:美國玩具商美泰(Mattel)回收80萬件含鉛量超標的中國製芭比(Barbie)等品牌玩具

22/08:美國四家玩具商回收逾34萬件含鉛超標中國製玩具

14/08:美泰回收近2,000萬件中國製磁鐵玩具,稱附有的小磁鐵易脫落

09/08:美國舒林(Schylling)玩具公司回收2.4萬件中國製Thomas&Friends陀螺,原因是塗料含鉛

01/08:美泰子公司費雪(Fisher-Price)回收96.7萬件塗料含鉛的中國製「芝麻街」與「小探險家多拉」玩具

13/06:美國RC2玩具公司回收150萬件中國生產的Thomas&Friends木製火車,指塗料含鉛超標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美回收2.2萬中國製單車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昨日宣佈,回收22,000架由中國製造的HuffyHowler及HuffyHighland爬山單車(圖),原因是單車連接腳踏及鏈餅的曲柄會突然脫落,令使用者失去控制倒地受傷。單車的銷售商早前接獲至少兩宗投訴,一人因此受傷。這批單車涉及5個款式,車轆直徑分別是66公分、61公分和51公分,今年5月至7月,在全美國的零售店Kmart出售,售價介乎80至100美元(約620至775港元)。當局呼籲消費者立即停用,並聯絡生產商索取指引,維修有問題部份。
美聯社/本報記者

點滴:代表團明日舉行差額預選

十七大開始進入選舉程序,代表團的討論也不再向傳媒開放。大會主席團會議昨日通過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和中紀委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今日交各代表團討論,明日進行差額預選,再由主席團確認正式候選人,於21日交大會進行等額選舉。

點滴:法國記者普通話難為繙譯

十七大新聞中心昨請了中組部舉行了一場新聞發佈會,很多外國媒體搶着提問副部長歐陽淞的人事問題。一名法國女記者以不太純正的普通話提問,頓時難到了繙譯,也難到了副部長。一名大陸記者見狀,突然把咪高峯拿來,把法國記者的提問重複一次,眾人才能明白,讓尷尬場面,頓時變成一堆笑臉。

時下正是大閘蟹當造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