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佳節登高才算應節,趁尚未入冬,天氣稍凉,枯黃枝葉未出,蝴蝶活躍的旺季,在高聳山嶺上,賞花觀蝶,在小溪水塘裏,捕捉魚兒。今日由專家教路,闖入沙螺洞,觀賞罕見生態環境,已足夠你消磨一整日。
記者:郭佩韻
攝影:林栢鈞
Model:游凱琳
鳴謝:部份資料由大埔環保會鳳園蝴蝶保育區提供
沙螺洞生態
優越斑粉蝶
在新界區出沒,飛行較為緩慢。(曾德文提供)
斐豹蛺蝶
翅膀呈波浪形,翼上有黃與黑的斑點。(潘瑞輝提供)
裳鳳蝶
展翅後長16cm,被漁農處列為具保護價值的蝴蝶。(潘瑞輝提供)
赤褐灰蜻
全港有近百種蜻蜓,沙螺洞佔70多種,赤褐灰蜻最常見。
白花燈籠
又名鬼燈籠,白花包在紫色燈籠中,聽說有清熱解毒之效。
七星魚
於溪河、河塘等出沒,可惜水質污染令七星魚越來越少。
寶蓮燈
似懸垂的吊燈,非常罕有。
遠離市區闖保護區
對行山初哥而言,行山最怕擬定路線,想遠離市囂走進大自然,攀山專家鍾偉民建議走入沙螺洞及鳳園一帶,這條路全長約8公里。5小時的路程,可以在屬於自然保護區的沙螺洞,觀賞稀有品種的蝴蝶、蜻蜓,既然咁精采,一於進入沙螺洞,睇吓同蝴蝶有冇緣。
為蝴蝶行足三粒鐘
時間是九點半,踏出太和火車站,向大埔頭徑邁步的一刻,正式開始游凱琳一家的行山旅程。行山理所當然先向上邁進,沿着修整過的石階路登山,難度唔算太高,凱琳第一次行山,當然一支箭咁向前飆,部份路段較斜又無扶手,還是拖實先安全。
拾級而上,45分鐘的石階路其實只屬「小兒科」,戲肉正式「登場」,那便是登上九龍坑山嶺的長命斜梯。九龍坑山嶺高400米,從山腳望上去,在山頂的人成粒豆豉咁,就知唔講得笑,腦海中剎那出現兩個字──後悔,但凱琳知道上山後可以看到蝴蝶,還是興致勃勃地、連行帶跑咁一支箭衝上山,這時唯一可以做嘅係……繼續行。
蝴蝶在旁氹氹轉
越近山嶺越辛苦、越覺後悔,臉紅紅的凱琳已累得不願再行,頻頻叫救命,爹哋媽咪又拖又拉好似老鼠拉龜咁拖住凱琳行。由於靠近著名賞蝶地點───鳳園,數十隻黃的、白的、斑點的蝴蝶前來歡迎你,辛苦、疲倦的心情一掃而空,可是眼看手勿動,弄死一隻,恐怕影響了山上生態環境,下次再上山甚麼也看不見,更悲。
時空穿梭走進古裝村
落到沙螺洞附近卻有一番新景象,眼前的「張屋」,一座座的小屋讓你置身古裝電視劇的佈景中,可惜大部份村屋已不再見人迹,反而變成了拍戲的場景,拍攝行山當日,就巧遇某台在這裏取景,小朋友見到這些舊屋特別高興,因為在他們眼裏,只有高樓大廈,忽見矮了一截的小屋,直頭想衝上去玩。
溪水清澈見底
行了近3小時,差不多一點了,凱琳嚷着肚子餓,是時候坐下來吃點東西。走進沙螺洞的叢林,你會發現有很多小溪河流,隨意選個地點歇腳,小朋友可在溪澗玩水捉魚,大人準備食物開餐,再小睡片刻也可,在這裏小心樂而忘返,預計逗留兩、三小時已足夠,因為前面還有鶴藪水塘等你拍照。鶴藪水塘分支的水澗,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魚兒暢泳,試試拋一口麵包,過百條魚兒爭相搶吃,這一刻小朋友笑了,拿着相機的你,還不趕緊拍個照留念?即使再攰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