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過曾特首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如何親疏有別,偏袒屬意的政黨或候選人後;見識過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先生如何「威嚇」地鐵行政總裁周松崗先生,迫令周先生道歉後,我們認為市民及立法會有必要反對政府進一步擴大政治問責制,有必要反對任命年薪百多萬的副局長及局長政治助理。
過去幾十年來香港的政治體制雖然距離民主有一段很大的距離,但基本上政府在施政時仍能保持政治中立,仍能以整體利益而不是政黨或黨派利益為主要考慮。
但自從特首曾蔭權上任並公開表明將實行親疏有別的政策,對不同政團實行差別對待後,政治中立的傳統已開始崩壞,黨派利益凌駕整體利益、凌駕確當程序的事件逐漸出現。近期多位問責高官高調會見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女士,明顯是在為她造勢,明顯跟以往政府的做法不一樣。若果進一步擴大高官問責制,直接委任更多特首的友好政黨人士加入政府最高層,這類「打茅波」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令香港的政治形勢更一面倒,更不公平。
另一方面,一些跟政府友好的政黨同樣不再安份,同樣希望借助跟政府的友好關係,借助政黨的勢力擴大本身的地盤,甚至希望因此而在選舉時攫取特殊優勢。較早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先生只因地鐵行政總裁周松崗先生提名其他政黨的候選人參加區議會選舉,就大發雷霆,揚言日後要對地鐵「睇緊啲」,迫得周先生慌忙道歉。
雖然田先生事後撤回威脅及向公眾致歉,但整個事件反映即使是資深從政人士也開始不再尊重確當程序,也開始以黨派利益凌駕公眾利益。要是政府能委任更多親政府政黨人士進入政府高層出任副局長或政治助理,向政黨輸送利益的情況肯定更嚴重,更實質,更明目張膽;而未來的公共政策制訂過程也可能成為政黨分贓的過程。
增設副局長及政治助理除了大大增加政治利益輸送的風險外,對公務員體系也將有不良影響。公務員體系特別是政務官職系的晉升機制雖然較僵化,較缺乏彈性,但基本上是按能力、按表現、按資歷逐步晉升的,跟政黨、政治人物的關係、聯繫不會影響晉升的過程。
一旦增設政治任命的副局長及局長助理,便等同在原來的升遷體制外加開一條捷徑,讓一些跟政黨關係友好的政務主任或中高層政府官員可以「打尖插隊」,可以更快升至「龍頭」或政府最高層。當中、高層公務員發覺跟政黨打好關係,眉來眼去比努力工作更有助升遷,更能令他們「官運亨通」時,他們自然會放棄政治中立的原則,自然會盡量迎合某些政黨的需要。這不是將令市民珍視的中立公務員制度土崩瓦解嗎?
政府官員說,增設副局長及政務助理的職位有助培訓政治人才。可是我們認為,培訓政治人才最有效的方法是參與選舉,因為只有經過選舉的洗禮,只有經過沿街拉票洗樓的歷練,政治人物才會明白權力在民的精神,才會明白市民的喜好、想法及語言,才會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態。
相反,讓政黨黨員或其他人士坐「直升機」成為副局長只會增加一批不知民間疾苦的高官,只會令政府變成政壇新丁訓練場,隨時令施政更不暢順。像這樣有害無益的新政策,市民及立法會是應該明確反對的。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