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人民久已不讀歷史,大陸出版嘅歷史書每好引用馬列、階級鬥爭論批判一番,先至再講中國史,雖賢者不能免。改革開放以後,情況似有改觀,但仍書本不可盡信。讀中國歷史,不妨先讀戰前出版嘅中國通史書籍,如呂思勉,傅樂成,錢穆等學者嘅著作先。
錢穆先生一九三三年在北京大學任「中國通史」講席,學生要求發講義,錢先生編寫參考材料,編吓寫吓,去到一九三五年,編寫成一百萬字,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北大師生南逃,遷往雲南,學生無書可讀,錢先生乃將積存材料重複改寫,在「不得四天之寧定」嘅環境下,苦無參考書之下,到一九三九年六月卒寫成《國史大綱》,出版後一紙風行,成為國史經典教材,曾特首若誠心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錢先生此書不可不讀。
搞國民教育,無非想學生愛國而已。怎麼樣愛國?錢先生《國史大綱》引論有云:「若一民族對其已往歷史無所了知,此必為無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對其民族,必無甚深之愛,必不能為其民族真奮戰而犧牲,此民族終將無爭存於並世之力量。今國人方蔑棄其本國已往之歷史,以為無足重視;既已對其民族已往文化,懵無所知,而猶空呼愛國。此其所愛,僅當於一種商業之愛,如農人之愛其牛。彼僅知彼之身家地位有所賴於是,彼豈復於其國家有逾此往之深愛乎!」
又云:「故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
不讀中國歷史,愛中國不知從何說起,唔怪得香港回歸前後,香港出現好多忽然愛國派,特別係政界與商界人物成日講青年人要愛國,令人大惑不解。哎吔,原來史學大師喺七十年前已經一語道破,此種愛國,乃係商業之愛,今時今日好多香港愛國商人之身家地位有所賴於是,唔信可以問吓一啲香港區人大/政協與特區政界高層。特首啊特首,如果推動國民教育而唔需要學生讀國史,大家瞇埋眼講商業愛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