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無絕對,再薄的紙也有兩個面,所以煲呔的「文革民主論」也一樣,既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不讀歷史可以做特首,同理,沒有錢可以做銀行家,沒有胸襟可以做偉人,沒有立場可以做政治家,沒有威信可以管治民眾,沒有幽默感可以做棟篤笑,沒有波可以拍三級片,五音不全可以做歌星……煲呔不但讓我們變得樂觀,還讓我們放下寒窗苦讀的迂腐包袱,「人生滿希望,前路由我創」。香港是奇蹟之都,在香港,不讀歷史的人都可以做政治家了,你我離三T的距離,估計也不遠了。
在大陸政客標榜以民為本,做人民公僕的時候,煲呔不諱言他作為一個政治家,孜孜不倦追求的是管治夢。如此誠實,如此坦白,如此務實的特首,值得好好珍惜啊!
說出去的話跟潑出去的水一樣,願放就放,願收就收,收放自如,煲呔以政治家之身,不惜放下身段,親身示範做一次廢物回收站,你我這等小巿民還有甚麼顧忌?說錯話可以收回,做錯事可以修改,哪怕那個錯是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原則性錯誤,有甚麼關係呢?真心的假意的「道歉」就當是食生菜。
帶挈粉筆擦行業興旺發達,輕輕一擦,往事化塵,六四也好,文革也罷,記來作甚?統統從記憶中抹走。所謂歷史,就是已經過去了的事情,人要學會往前看,老是回頭,怎麼能走得遠走得快呢?識時務者還須具備選擇性記憶,只記取開心的片段。至於發生在過去歲月中那些沉痛的、苦難的、恥辱的、災難性的記憶,能忘且忘吧,忘的人愈多愈好。將來有需要時不妨重寫,別計較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