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剛公佈的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今年9月淨沽出了693億美元的美國證券,是1990年以來最大的流失金額,若把短期證券計入,流失的資金更高達1630億美元。
雖然8月時美國經濟正飽受到次按所掀起的信貸信心危機困擾,不排除有人恐怕風波擴大,對美元資產抱較審慎的取態,但數字仍難免令人擔憂會成為趨勢。美元資產的吸引力若下降,將導致外資對投資於美國的意欲減少,如此一來,美國如何為龐大的經常賬赤字融資,將會成為一件很頭痛的事。
實際上,不少隱憂均已一一浮現,譬如美國的死對頭伊朗一直推波助瀾,煽動中東產油國放棄用美元而改用歐元結算,一些國家如卡塔爾亦不斷減持美元在外滙儲備中的比重,而早前美國聯儲局宣佈減息後,貨幣與美元掛鈎的美國親密戰友沙地阿拉伯並沒有追隨減息,便惹來市場對沙地有意把貨幣與美元脫鈎的揣測。即使外滙儲備居前列的國家如中國和日本澄清謂無意減持外滙儲備中的美元資產,但亦沒有保證會按比重增持,只要減少增持而讓美元資產的比重自然下降的話,對美元已是一項極其不利的因素,對於此點,滙市投資者必須加以留意。
今日市場焦點必然集中在七國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的發展,事前眾說紛紜,不斷有未經證實的議題流言傳出。今次便有傳言指歐洲各國會要求美國想辦法解決信貸市場的風波和穩住美元跌勢。
G7恐雷聲大雨點小
不過,前者非美國不願為,而是有心無力,因為破壞容易建設難,要重建投資者對信貸市場的信心,絕非一蹴即就的事,而聯儲局上月果斷地大刀闊斧把聯儲基金利率和貼現率削減半厘,算是回應了市場的訴求;後者則市場難以摸透美國政府的心意。正如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便坦言,弱美元有助美國出口和縮窄經常賬赤字,而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和財長保爾森近日亦跑出來重彈「強美元有利美國經濟」此老調,是否刻意對有關盟友作出安撫?不過若美國是決意任由美元貶值的話,這些門面工夫,對穩住美元跌勢只是杯水車薪,難以改變美元的長期弱勢。
我始終認為,七國會議這個富人派對,不會對滙率着墨太多,有關放風只是一廂情願,而最終結果往往會是雷聲大雨點小,令人失望者居多。
馮鏗 外滙業資深從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