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無悔 - 陶傑

今生無悔 - 陶傑




一個老紅衞兵接受知識份子報紙訪問,說當年他在上海,沒有看見紅衞兵打人殺人,那個年代,還是很值得懷念的。「八億人口,有一半都做了革命派和紅衞兵,難道中國有一半人口都錯了?」這就是老紅衞兵的思維殘障。他們跟今天參拜靖國神社的老日軍一樣,老日軍還一身舊軍裝,春秋兩祭,到靖國神社東條英機的靈前致祭,他們都八九十歲,也認為當年解放亞洲人的大東亞聖戰沒有錯。
一場血劫,過去了六十年,依然有許多參與過罪惡的人,認為自己當初沒有錯的。
本月BBC的歷史月刊,訪問了一個叫勞萊的比利時人──他少年時,參加了納粹的青年軍。
「納粹青年軍的宗旨,是培養精英棟樑,我們參加青年軍,目標很清楚,就是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領袖。那是一場聖戰,我們要摧毀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共黨政權,這個目標,比生命更重要。」
不錯,史達林的布爾什維克政權,也十分邪惡,但那時邱吉爾和羅斯福,一心想納粹進攻蘇聯,以毒攻毒,令這兩大邪惡政體同歸於盡,勞萊參加了青年納粹,以為在做一件神聖的工作,而不知道除了反蘇,納粹也屠猶,也仇恨一切民主和自由。
他奉調到東方戰線,在雪地上與紅軍對壘。在森林中他徒手殺死了幾個紅軍,直到眼窩中了一鎗,肩膊也中了三彈。他看見鮮血滴在雪地,眼球被子彈燒着了,三個同伴把他救走,抬到戰地醫院,醫生剜了他的眼珠,截了一條胳膊,為此他得到了納粹英勇獎章。
「在那個年代,年輕不可以甘於平庸,人生要有意義,一定要成為生命的一面圖騰。」
問他知不知道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實,他激動地說:「沒有!我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眼見為信,是不是?」
記者給他看猶太人在集中營屍堆成山的圖片,他反問:「你怎知這些圖片不是偽造的?」
在訪問之後幾星期,勞萊逝世了,他至死也緊緊擁抱着他年輕的「信念」:那是一場聖戰,不,他沒有錯。
紅衞兵們也一樣。他們懷念昔日的自己,還在吟誦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的名句:「人的一生應該是怎樣渡過的?」至緊要是老來回憶,他把一生獻給了火紅壯麗的「革命事業」,向領袖效忠,這樣,在病榻垂死的一刻,他就會微笑而無悔。
為什麼會這樣?人之初,性本善嗎?還是人性中有邪惡的因子?只能說:這種人,是撒旦的門徒。看着他們無可救贖的魔靈,我們只好相信:有上帝,也有魔鬼,上帝的法力有時不敵,只要多讀歷史,就會保持清醒,以便在關鍵時刻,選擇正確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