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蔬果含有多種有益物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芒果、提子及士多啤梨等6種常見生果中含一種有助抗頭頸癌的物質「蛇麻醇酯」(Lupeol),能有效抑制在腫瘤及癌細胞轉移高達3倍,混合傳統抗癌藥物更能增加療效達40倍,專家指生果所含的份量雖不足以產生療效,但多吃則有助預防患癌。 記者:梁瑞琼
頭頸癌包括鼻腔、鼻竇、鼻咽、口腔、喉、甲狀及唾液腺等部位的癌症,佔所有癌症的十分一,也是本港第三位最常見的癌症,當中鼻咽癌佔53%。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酗酒、吸煙及少進食蔬果都會增加患頭頸癌的風險,但晚期頭頸癌的治療效果欠佳,04年本港約有2,087宗新症,同年則有656人死於頭頸癌。
增加療效 副作用少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及理學院化學系,利用患有舌癌的裸鼠進行實驗,分別將生理鹽水、蛇麻醇酯、傳統藥物及混合藥物注入四組裸鼠體內,30日後發現蛇麻醇酯較傳統藥物有效抑制癌細胞近3倍,混合傳統抗癌藥使用更可提高療效40倍。
學院將會申請專利,並與化學系合作提煉蛇麻醇酯進行臨床測驗,將之發展成為抗癌藥物。有關研究刊登於9月份的「癌症研究」雜誌。
該院外科學系教授袁寶榮解釋,蛇麻醇酯能抑制活躍於癌細胞的蛋白質NFkB,減低癌細胞的惡性,從而增加藥物的療效,而且副作用少,「一般用嘅化療都係高毒性,而呢種物質就係天然嘅。」他指,由於該蛋白質活躍於其他癌細胞,如肝癌及前列腺癌,故不論蛇麻醇酯本身或與其他抗癌藥物同用,亦有助治療一些NFkB活躍的癌症。
進食份量 未能掌握
蛇麻醇酯是一種名為三皂甘的物質,一般生果如芒果、士多啤梨及提子都含有豐富的蛇麻醇酯,但暫時仍未掌握究竟每日進食多少上述生果才有效。
袁寶榮解釋,在動物實驗中,裸鼠被注入2毫克的蛇麻醇酯,即約要5個芒果的含量才有效控制癌細胞,「芒果的蛇麻醇酯含量極少,人根本唔會日日食芒果,而且食到肚屙都未醫到。」故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人體所需的份量,但強調多吃蔬果有預防患上頭頸癌的作用。
6種生果含蛇麻醇酯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