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 - 紫微楊

富不過三代? - 紫微楊

特首曾蔭權的施政報告發表後,由於減利得稅及標準稅,便有人說那是使富者越富。是否如此,暫不予討論。
有人說香港的貧富懸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其實並非本港如此,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後,情形不也一樣!
事實,如果你對術數有研究的話,一定明白這世上是有貧有富、有智有愚的。但時代變遷了,貧富的差距確實比上幾代的人拉遠了許多。
以前的人常說,「富不過三代」,意思是說富貴的人,難歷三代,到第三代之後,就會衰敗的了。
但證諸現今社會,則此說又已難成立。原因是當今富貴的人,都懂得把錢財分散到各處成立基金,有些甚至規定子孫只能提取利息。這樣,他們的富貴,就不止可歷三代,如無重大意外,可歷久不衰。
但在古代的舊社會裏,富有的人就不如今人之幸運,可設立基金作保障。以前的人有了錢之後,就多添田地,好色的就多娶妻妾。
有些見兒子不成材,又恐其敗家的,教兒子吸鴉片的亦有,寧使其意志消沉,也不願見他不懂營商而亂投資,致家財散盡。為保家財而出此下策,可謂苦矣!
但這一切,仍難保其可「富歷三代」,因為只要遇到戰亂或改朝換代,所有資財都可能一掃而空。不像今日之富貴者可有基金之保障也!
且今日社會不同了,富貴的人,都會想盡辦法使兒女接受高等教育或送去外國留學,子女教育水平高了,再加上有祖先留下的基金保障,「富歷三代」有何難,此時代之不同,世情亦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