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電視的實況遊戲節目不是那麼深入民心,新鮮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概不會以這種尷尬的姿態亮相:蹣跚走向住宅,頭髮說不出的蓬鬆,衣着也有點經年失修的邋遢,在門前被大批報喜記者攔截,滿面錯愕擘大口得個吉。乍看我還以為她剛剛在街角小雜貨店買完餸,眼神流露「乜又試加咗價」的憂傷,後來閱報才知道去探過進了醫院的兒子,難怪面色隱藏忡忡。
不請自來的陌生人像倚熟賣熟的風濕,誰知道會逗留多久?於是就近一屁股坐在梯級上,覓個舒適的位置歇歇再說──上了年紀的人通常老實不客氣,從生活學習得來的不是禮儀,而是禮儀的下放。「哎呀,我已經忘了這回事了。四十年來一直說有份提名,總不能年年持續興奮吧?」誰說不是呢,我還隱隱約約以為她早得過獎了,今年八十八歲才終於榮獲垂青,成為歷來文學獎最老的得主,不免啼笑皆非。
十月中的乍寒還暖,我如果有最難將息的高雅感觸,全因為即將到來的萬聖節前夕──香港近年把它音譯「哈囉喂」,簡直是教人不敢答覆的招呼。英國民間習俗我不清楚,這樣一位老太太要是住在美洲新大陸,應該開始為購買糖果頭痛了吧?比封利市更難作出準確估計,買得太多節後自己收拾殘局,食到血糖飆升就盞攞嚟衰;買得太少,到時街坊豆釘蜂擁而至不夠分派,傷害弱小心靈事小,牽引報復行動事大。以為鬼節不外潮人扮古扮怪的你不知道,在美國這是頑童大開殺戒的日子,逐家敲門大言不慚trickortreat,威脅手無寸鐵的大人請他們吃糖。恭喜多麗絲萊辛,今年沒有遭受戲弄,而是獲得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