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充裕的中資銀行,在完成股改上市後,正逐步向海外市場併購之路進發,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昨日首次明確披露,中信集團旗下中信銀行(998)有意收購受次按影響的美國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不過英國《金融時報》網上版,引述中信副董事長常振明回應指,有關事宜「並無實質進展」。
【本報訊】受有關消息刺激,貝爾斯登昨晚在美股早段升2.6%。《紐約時報》9月底曾報道,貝爾斯登正就出售兩成以下股權事宜,與不同投資者進行洽談,當中包括「股神」畢菲特、中信集團、建設銀行(939)、美國銀行及Wachovia等。今年6月,貝爾斯登旗下兩隻對冲基金,因受次按影響瀕臨破產,引發全球股市下跌及信貸緊縮。
蔣定之昨在中共十七大分組會議上表示,內地銀行不斷加快進軍海外市場,標誌着中資銀行已進入發展新紀元,並逐漸提升國際化步伐;他又以中信銀行有興趣洽購貝爾斯登為例證,闡明此舉亦將有助華爾街銀行,向中國市場擴展。不過,他並沒有就中信銀行洽談細節,進一步解說。
建行曾進行洽談
《金融時報》報道,貝爾斯登早於去年已經與建行洽談組成合資公司,但後來因建行有高層調職,令談判未能達成協議。常振明去年中重返中信集團出任副董事長前,正是任職建行行長一職。
貝爾斯登行政總裁JimmyCayne兩周前曾表示,目前沒有尋找股本投資者,但對方若能為該行帶來策略性價值,不排除作出考慮。市場人士指出,管理層未必願意按現時約等於賬面值1.2倍的價格,出售股權。
證券界指出,內地銀行頻頻公佈入股或收購海外銀行的消息,是配合中銀監鼓勵股改成功後的中資銀行,運用豐厚外幣資產,「走出去」參股併購海外銀行的政策。
民生銀行剛斥資2.12億至3.17億美元(16.5億至24.7億港元),入股美國聯合銀行控股9.9%權益;8月底,工行(1398)亦宣佈以45.65億元,收購澳門誠興銀行近八成權益。